2018年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在中国,举行饮菊花酒、登高眺远、插戴茱英的习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_____。
【答案】重阳节
【解析】古人以九为阳数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阳节”。其风俗来由源于道教记载,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曾有对重阳节的记载。
2. 王羲之被尊称为中国_____。
【答案】书圣
【解析】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因他曾任“右军将军”,后世称为“王右军”,被尊为“书圣”,与钟矫并称为“钟王”,与他的儿子王献之并称为“二王”。
3. 最早详细记述珠算的是《_____》。
【答案】数术记遗
【解析】“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书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二才。”该书曾记载了十四种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种便是“珠算”。
4. 瓷都景德镇的传统彩绘有釉下青花、釉里红、_____、粉彩等。
【答案】釉上古彩
【解析】景德镇瓷器中最有代表性的瓷种是传统彩绘装饰釉下青花、釉里红、釉上古彩和粉彩。
5. 中国思想史上,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
【答案】孟子
【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翟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还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且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
二、名词解释
6. 六礼
【答案】“六礼”是中国古代青年男女从择偶到正式结婚这期间需进行的六个程序。“六礼”
即: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其中的“冠”,为“成年礼”; 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7. 洗三
【答案】“洗三”,又称“三朝”,是中国汉族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庆贺仪式。在这之前之后,小孩的父亲要向岳父家报喜,所携带的礼物常暗示婴儿性别,如连云港一带以“喜蛋”数目为标志,若生男用单数如89, 99等,若生女用双数如56, 66等。产房或临街门口挂红布、桃枝等物,表示婴儿降生,向乡邻报喜。这一习俗产生很早,《札记》就有生男“设弧于门左”,生女“设悦于门右”的记载。“洗三”是家庭庆贺添人进口的仪式,也是标志新生儿脱离母体降生人世的象征性仪式。北方多用热水浸泡艾叶、花椒等,由老年妇女为婴儿擦身,认为这样做可以去掉胎气。有的地方在给婴儿洗澡时还要唱喜歌,预祝他长大成人之后能够读书做官,出人头地。
8. 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所走的航路,它是路上丝绸之路的延伸。丝绸之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是最旱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后来历代海上丝路,可分三大航线: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 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 ③西洋航线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其中,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四大港口。
三、简答题
9. 印度佛教如何演变为中国佛教? 标志性的现象是什么?
【答案】(1)印度佛教演变为中国佛教
佛教是由释逝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
①大概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我国。
②它初入中国时,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神灵来祟拜,跟神化了的黄帝、老子一样,在朝廷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家里供奉,民间还没有什么人信仰。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有了突出的发展。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大量营造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西行求法活动成风。在思想信仰方面,己不满足于前一时期只求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极乐世界)。这种信仰迷惑了喜多出于苦难中的人们,信仰目标的转变也说明佛教竭力适应中国的环境,以开拓之间的传播市场。
④在隋唐两代,佛教发展达到了高潮,并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在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都采取极为宽容和大力提倡的同时,佛教本身也极力向民间渗透,在教义和礼仪力一面努力适应中国民众的需要。
(2)标志性的现象
①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
②寺产丰肥。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官僚地主布施,隋唐时的寺庙拥有大批田产,形成强大的寺院经济。
③宗派林立。隋唐时代,某些大寺院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各自依据某一经典加以发挥,逐渐形成不同的派系,有的派系成为中国佛教最有特色的代表。
10.道教与道家有何联系与区别?
【答案】道教是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它正式形成时间晚于佛教。但渊源很早,有原始宗教、巫术和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东汉时出现了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的“黄老道”,这是道教的前身。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是道教早期的派别。
(2)道教与道家的联系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概念。以老子为教主,认为老子是“道”的化身。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3)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
道家是一种思想学说的代表,是士人道德自我修养的理论基础。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未知世界的信仰,还有对现实生活中苦难的逃避和自我麻痹。
②理念不同
道家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道教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认为,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化成。
四、论述题
11.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其风格是幽默诙谐的,可以说它是一部幽默艺术的精品,充满喜剧艺术精神。但正如鲁迅所言:“又作者享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西游记》的幽默诙谐并不完全脱离现实,而是有一定世情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