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成就测验按不同标准划分,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1)成就测验从反应方式上,可分为实作测验和纸笔测验。
①实作测验需要具体操作,如表演体操、调整机器等。
②纸笔测验又可分为再认式和回忆式两类。再认式题目是把若干学习过的内容,重新呈现在被试面前,让被试辨认或排列组合,如是非题、多选题、匹配题、顺序题等。回忆式题目是所学过的内容不在眼前,要被试回忆,写出一个答案来,如填空题、简答题、论文题等。
(2)从编制方法上可分为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①标准化成就测验是由专门机构编制的,测验内容和常模样本较为普遍。
②教师自编测验通常因教师、课程、班级或教学单元的不同而有所更换,其内容范围和常模样本较为狭窄。
(3)从总的用途上看可分为总结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
①总结性测验:成就测验的传统用途是在学习单元或全部课程结束后实施测验,以测量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从技术上讲,这种用途称为总结性评估,它以测验成绩作为最终产物,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作一终结性的评价,如好坏、过关还是不过关。
②形成性测验:这种评估是把教育过程和评估结合起来,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测量学生的进步情况。形成性测验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有机部分,通过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估,可以指导学生决定是复习还是继续学习下一个单元。„
(4)根据解释分数的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成就测验既可以是常模参照测验,也可以是标准参照测验,了解一个人
,已经学了多少(标准参照测验的功能)和把一个人的成绩与其他人作比较(常模参照测验的功能)
有时可以由同一个测验来完成。
(5)从测验的功能上可分为检查测验、水平测验、预测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准备性测验。
①检查测验主要用来考察被试对某种知识、技能总的掌握情况,而不是被试所具有的长处和不足。
②水平测验是一种标准参照测验,是用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某种要求的能力水平的一种测试。它不是用来确定被试在人群中的位置,而是用来对被试达标情况进行判断。这种测验又可称为基本技能最低限度测验。
③预测性测验通常用来预测被试未来的学习成就。一般它所包含的题目比相同学科的一般成就测验复杂,在预测今后是否成功方面,其作用与性向测验相类似。预测性测验有阅读测验、算术测验和外语测验等等。
④诊断性测验能鉴别被试在学习功课方面的困难。编制这种测验必须把被试在各个学科上的成绩分解成在各种技能上的成绩,再分别设计出测量这些技能的题目。一般成就测验只可用于比较被试在人群中的相对位置,却不知道对具体技能的掌握情况,而诊断性测验可以了解被试在几个基本技能上的优劣,从而提供改进的依据。诊断性测验包括的题目差别很大,施测时间比相同学科检查测验长,有时还要用到特殊仪器,如眼动仪等。在使用时,一般成就测验通常是第一步,它给出被试在各个课程中表现的具体情况,如需要评估被试在特定领域的成就,可以实施单科检查测验,最后如果需要仔细分析个体在阅读、算术等方面的困难及其原因时,可以实施诊断性测验。
⑤准备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教育任务上是否做好了准备,其效度由对有关领域的教学做好准备的学生同没有做好准备的学生之间的有效区分决定。
(6)从测验的内容范围上,可分为成套成就测验和单科测验。
①成套成就测验是包括不同内容范围的一套测验,每个分测验包括某种学科的知识,各分测验得分可互相比较。分测验也可以单独使用,但这样做比单科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低。
②单科测验包括特殊领域的知识,适合于确定被试在该领域的成就大小。
2. 学习障碍的成因有哪些?
【答案】学习障碍的形成,主要来自下列四种因素:
(1)脑功能失常
脑部是控制人体活动的中枢,许多学者认为学习障碍是由于脑部轻微的损伤,以致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所造成的。脑功能失常可由脑电波检查得知,也可从儿童所表现的动作笨拙、左右偏用的错杂行为得知。但仅靠这种检查的信息来判定学习障碍还是不够的。
(2)生物化学失调
有些学者认为,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可能是由于体内生物化学的失调,其中最常见的是维生素的不足和对某些食物或食物添加剂过敏。因此学习障碍的矫治,多以让当事人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或注意食物的选择。
(3)遗传因素
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学习障碍可能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由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常难以严格界定,因此遗传因素是否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其影响程度又如何,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与学习障碍的关系涉及的范围很广,凡是缺乏适当的教育、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营养不良、家长教育子女的态度等问题都包括在内。然而,问题在于,要证明环境因素是学习障碍的原因并不容易,如想进一步指出环境中哪一变项是学习障碍的成因,则更是难上加难。
3. 离差智商与比率智商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答案】(1)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指一个人的智力偏离本年龄组平均水平的方向和程度。测验规定,100为平均水平,如果一个人智商分数高于100, 则表示高于平均水平;若小于100, 则表示低于平均水平。离差智商反映的是一个人与其同年龄组人的智力分布相比较下,所处的水平位置。
离差智商的公式是:其中反映了所有人的分数相对于平均数偏离的程度,说明了整体中各个分数的分布状况,离差智商也就因此而得名。100分为定义的平均智商;15是为了取消除法中的小数,并使所得的商与100有可比性而人为规定的。
(2)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修订的比纳一西蒙量表使用智商(IQ )这个概念来作为智力的测量指标,更加有利于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比较。
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中的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也称比率智商,计算公式为:智商(IQ )=其中,智力年龄是受测者通过测验项目所属的年龄。IQ 作为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当其值为100的时候,就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一般人口中,智商呈正态分布,即中等水平的居多数,两极端的为少数。
(3)两者的本质差异
两者的本质差异在于,通过比率智商,只能够了解到个体自己的智力发展情况,了解其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关系,并且比率智商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即是随着个体实足年龄的増长,心理年龄的变化越来越慢,会出现智商倒退的现象,并且不同个体之间不能够相互比较。而离差智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采用Z 分数,来衡量所有人的分数相对于平均数的偏离程度,提供了不同个体间相互比较的可能。
4. 在编制人格测验时,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
【答案】在编制人格测验时,要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可用迂回提问、投射式提问、假定性提问、委婉性提问以及迫选性提问等技术。
(1)迂回提问
迂回提问指不直接提出要测的问题,而是以间接的方式提问,迂回获得所要测的内容,以使受试者不了解测试的意图,从而增强测验的效度。
(2)投射式提问
投射式提问指不直接问被试自己的看法,而是让被试对“周围其他人”的想法作出评定。被试者常常会把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周围其他人”身上,作出真实反应。
(3)假定性提问
假定性提问指假定回答者犯有某种不规范的行为,并使他不得不在确实犯有该行为时得以承认。
(4)委婉性提问
委婉性提问指用婉转的令人愉快的方式或言词提问,以使回答者产生接纳心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