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815食品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答案】蛋白质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1981年由美国基因公司Ulmer 提出,是指通过对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出具有更高活性或独特性质的蛋白质的过程。
2.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答案】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指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
3. 差向异构体。
【答案】差向异构体是指分子之间仅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构型不同的非对映异构体,例如葡萄糖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之间除仅有一个-0H 位置不同外,其余结构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称为差向异构体。
4. 阻遏蛋白。
【答案】阻遏蛋白是指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酶蛋白与钙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变化,调节酶的活性。如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于钙的蛋白激酶。
5. 核酶。
【答案】核酶是指一些具有催化功能,可以催化自我拼接等反应,具有催化作用的RNA 。
6. 解偶联剂。
【答案】解偶联剂是指氧化磷酸化的一类抑制剂,使氧化与磷酸化脱离,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偶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能増大线粒体内膜对
梯度,因而无
酚
7. 单纯酶、结合酶。
【答案】单纯酶是指一些只由蛋白质组成,不包含辅因子的酶;
结合酶是指结合有辅因子的酶。
的通透性,消除浓度生成,同时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例如,2,4-二硝基苯
8. 亲和层析。
【答案】亲和层析是指利用蛋白质分子对其配体分子特有的识别和结合能力建立起来的分离纯化技术。把待纯化蛋白质的特异配体共价连接到载体上,将此载体装入层析柱,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柱层析时,待纯化的蛋白质与 配体特异结合,吸附在层析柱上,而其他的蛋白质不能被吸附,通过洗脱可以除去,最后用含游离配体的溶液或 用改变了 pH 或离子强度的溶液将与配体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二、填空题
9. 1972年_____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突出了膜的_____性和膜蛋白分布的_____性。 【答案】流动;不对称
10.羧肽酶A 不能水解C 端是_____残基、_____残基和_____残基的肽键。 【答案】
11.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自_____部位开始,主要的蛋白质消化部位是_____。
【答案】胃;小肠
12.DNA 的生物合成有两种方式,它们是以DNA 为模板的DNA 生物合成和_____。
【答案】以RNA 为模板的逆转录
13.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称_____途径,其碳骨架来源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_____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_____。
【答案】莽草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4-磷酸赤藓糖
14.激素与其受体结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特征。
【答案】高亲和性;特异性;可逆性;饱和性;产生强大的生物学效应
15.Pauling
等提出的蛋白质螺旋模型,每圈螺旋包含_____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为_____。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_____,并沿轴旋转_____度。
【答案】100
16.复合体II 的主要成分是_____。
【答案】琥珀酸脱氢酶
17.糖原的从头合成需要_____作为引物。
【答案】糖原素(蛋白质)
18.在某一酶溶液中加入GSH 能提高此酶活力,那么可以推测_____基可能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答案】疏基
三、单选题
19.生物氧化的特点是( )。
A. 在近酸性环境中进行
B. 有机物的氧化,能量是一次释放的
C. 氧化过程中无热能的产生
D. 在一系列酶、辅酶下完成
【答案】D
20.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是( )
A. 调节基因
B. 启动因子
C. 操纵基因
D. 结构基因
【答案】C
21.下列不是相应代谢途径的调节酶的是( )。
A. 脂肪酸合成:乙酰CoA 羧化酶
B. 糖异生:丙酮酸羧化酶
C. 脂肪酸氧化:肉碱脂酰基转移酶
D. 糖酵解:磷酸果糖激酶 E.TCA 循环:异柠檬酸脱氢酶
【答案】C
22.关于米氏常数Km 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饱和底物浓度时的速度
B. 在一定酶浓度下,最大速度的一半
C. 饱和底物浓度的一半
D. 速度达最大速度半数时的底物浓度 E. 降低一半速度时的抑制剂浓度
【答案】D
【解析】米氏方程:当等于时,则可得到由此可以看出Km 值的物
与底物理意义,即Km 值是当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的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