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经济有“维多利亚繁荣”中期走入了长期的不景气和大萧条之中。九十年代先后被美国和德国赶超,由头号殖民大国降为三等国,关于近代英国经济衰落的原因,学者研究兴趣经久不衰,著述卷帙浩繁。本文不在于一般性探讨近代英国经济衰落的原因,而是采用一种新理论──产业结构学理论和方法,从产业结构方面入手,对近代英国经济衰落的内部原因作一尝试性探讨。 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一、产业结构由先进向落后的转化。在产业结构变化的第一阶段(工业革命至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建立以轻纺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建议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产业结构,有效的发挥了英国资源技术、资本劳动力和市场优势,经济充满活力。产业结构先进合理。在第二阶段(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产业调整,致使旧有产业、落后技术设备、过时产业方法大量被保留下来,从而窒息了经济活力,产业结构由先进向落后转化。 二、产业结构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经济的衰落。产业结构与英国经济的兴衰有着最直接联系。由于第二阶段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不合理,致使经济机制混乱,生产能力严重降低。一方面,像对德国和美国,英国世界经济地位严重下跌。另一方面相对第一阶段,生产能力,贸易增长速度,产品产出增长率等都大大下降了。主要生产部门(除造船业外)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整体上说英国经济走入衰落之中。 三、对导致产业结构落后主要因素的分析。英国保守求稳思想、革新进取精神衰退,使其不能有效调整产业关系,旧机器、旧设备和旧技术、过时生产方法被保留下来,这就不可避免在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产业结构严重落后。此外,不重视产业部门的技术革新,忽视高效益产业部门的发展,技术教育软弱无力,巨额海外收入的影响,也是导致英国不能进行有效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 近代英国经济衰落的事实留给我们的教训时,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问题,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条件调整产业部门,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取得更大经济效益。同时必须革新保守观念,重视高效益产业部门,重视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