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教育管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组织

【答案】学校组织是旨在达成教育目标的社会单位。它包含目标、结构、教学及行政措施三部分。目标包括内在(为实现教育口的而制定)和外在(为配合社区发展或满足社区成员需要而制定)两种。结构是为配合实现目标而建立,典型的学校组织机构包括教务、训导及总务。教学及行政措施根据口标,在结构中推行。传统学校组织口标明确、结构稳定、教学及行政措施有限; 现代学校组织目标增加,结构易变,教学及行政措施纷繁。现代学校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组织结构失调,即目标与结构的差距影响目标的达成,未能满足学生就业指导的需要,未能充分发挥教育的未来导向功能,常表现为学生行为问题; ②学校内外目标的整合问题,常受两种因素影响,一为内外目标的性质与内容是否一致,二为学校工作人员问题; ③教师角色与权威问题。

2. 资源

【答案】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在诸多资源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对管理者来说最为重要。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比较,具有支配性、成长性、自控性、社会性、消耗性的特点。

3. 教育预测

【答案】教育预测是指人类在教育领域中从事的预测活动。是以教育现象为预测对象,对其发展趋势或倾向做出科学的估计。教育预测具有预测活动的基本特征即前提性、时间性、描述性:前提性是指教育预测都是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做出来的,前提条件又分为必然性前提和假设性前提; 时间性是指教育预测具有一定的时间概念,这种时间概念有时笼统地表示为“将来”,“今后”,“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也可以确切地给定,如1990年、2000年等; 描述性是指教育预测必须描述预测对象的特征,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性如状况、数量、质量等的变化,进行预报或预言,这个描述可以概括地描述和说明,也可以用确切的数值或量词来表示。

二、简答题

4. 简要说明当代美国教育经济学家贝克尔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

【答案】贝克尔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收益,又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收益。

(2)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并根据职工是否独立支付培训费把培训划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两种模式。

(3)收集信息、情报资料是人力资本内容之一,同样具有经济价值。

(4)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以正规教育为例,公式为:

(5)提出了年龄一收入曲线。曲线说明,当其他因素相同时,一个人的收入水平因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在同年龄组人日中,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水平也就越高。

(6)用具体数学计算和实证研究说明了高等教育收益率,同时也比较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

5. 简述我国教育财务行政的职能。

【答案】教育财务行政具有筹措教育经费、配置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职能。这些职能的具体内容如下:

(1)筹措教育经费

筹措教育经费是教育财务行政的首要职能,就是筹集充足的教育经费,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在不同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是不同的。现代科技的发达,使学校的设施条件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并导致对教育经费的需求量不断提高。

(2)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财务行政承担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职能,具体通过教育经费的分配和调节供需来进行。它的主要任务是一方面要使全社会每个公民平等地享有最低限度的教育资源,使每个公民获得同等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一部分人能够通过平等竞争,享有较多使用教育资源的机会,成为高层次人才。

(3)改善教育投资效益

教育财务行政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国家大幅度提高教育财政投资还有一定困难,教育经费从总体上看仍然远远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而提高现有教育投资的效益就更显得重要。

6. 我国中小学为什么要实行校长负责制? 在这一体制下,校长应如何处理好与哪几方面的关系?

【答案】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新机制。

(1)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领导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主要有二种领导体制,即校务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和校长负责制。前两种领导体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基本路线的确立,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中小学领导体制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主要是党和行政在学校管理中责权分离,谁都负责,谁都负不了责。这种状况越来越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卞化,也不利于学校党组织集中精力,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此,党中央在1985年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国绝大多数学校开始实

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实施十几年以来,学校相对有了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等,改变了以往领导体制带来的责权分离的弊端,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2)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校长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

①校长要正确处理同上级领导的关系。不论校长是上级任命的,或群众选举的,或部门招聘的,都必须接受上级机关领导,执行上级的指示。校长必须在上级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不能我行我素,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要求的,是在政治上同中央保持一致所要求的,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②校长要正确处理同学校党组织的关系。不论校长是党员或非党员,他在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执行制度、遵守法纪、联系群众等方面,都必须接受学校党组织的监督,认真考虑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鞭策校长尽职尽责,保证学校不致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

③校长要正确处理同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教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校长应该定期向教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倾听代表的呼声,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做,是为了发挥教职工的集体智慧,有助于校长实行科学管理,减少决策中的失误。

④校长要正确处理同校务委员会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系改革的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决定》中所说的校务委员会,不是权力机构,也不是单纯的咨询机构,而是“审议机构”,既有“议”,还有“审”,这就意味着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校长的决策在某种程度上要受到校务委员会的影响和制约。

从学校内部来说,校长决策指挥,党委保证监督,教工民主管理,三者起关键作用的是校长。党委必须保证校长的统一指挥,教工代表大会也有责任维护校长统一指挥的权威。

7. 简述教学计划(课程方案)编定的基本原则及其含义。

【答案】由于影响课程的各种因素包括外部的和内部的诸因素,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在实施一段时间后,需应社会的变迁与时间的推移,进行相应的整调、修改和再编订。要使修改和再编订工作富有效率和科学精神,必须注意把握好课程及影响它的内外部因素的关系,即遵循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该原则是指教学计划必须依据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和修订其内容。

(2)民主原则: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要创造多种机会,让有关人员能介入该项活动,并努力营造民主气氛,让参与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3)弹性原则:该原则是指要使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以适应各地区、各学校的不同情况。

(4)系统组合原则:该原则是指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课程各要素的特点和发展以及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调整建立课程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沟通和配合,以获取教学计划的整体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