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领导力
【答案】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领导力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组织的领导力,即组织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影响力。这个层面的领导力涉及组织的文化、战略及执行力等。二是个体领导力,对于学校来讲,就是学校各级管理者和领导者的领导力。
2. 文化
【答案】文化: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来表达一定历史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也用来说明具体社会、部落、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特点。狭义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文化是个有机系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其基础是物质生产的发展。制度文化体现为一定社会的机构和制度,联结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文化是社会现象,具有历史连续性。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具有阶级性。文化还具有民族性,每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3. 目标管理
【答案】目标管理是以组织的总目标为中心,运用系统方法建立分层的目标体系,通过分权调动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任务的现代管理方法。其特点包括:①面向未来; ②系统性的管理; ③重视成果的管理; ④重视人的管理。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都表现为一种程序或过程,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这一概念于1954年由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之后便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迅速流传,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及其他各种组织的管理实践当中。
二、简答题
4. 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
【答案】从信息论的理论角度来说,教育行政活动的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输入信息、指令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利用教育行政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输入信息的广泛性
教育行政机关要保证其计划与决策的质量,必须获取大量的信息,只有大量的占有相关的教
育行政信息,教育行政机关才能正确地把握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估计教育工作的现状,为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与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占有各方面人量的信息,对于其做出正确的计划与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2)注意指令信息的方向性
指令一般指用肯定语言对管理对象通知和下指示。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发布指令信息的主要来源,而计划决策是教育行政机关管理教育的起始环节,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教育上作的方向和希望达到的口标。因此,要保证教育行政的效能,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的方向性。计划决策有了正确方向,教育管理工作及各项教育事业就会沿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
(3)注意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反馈信息在教育行政活动中有着极重要的意义。教育行政机关只有及时地、经常地从自己所属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得到反馈信息,才能实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决策进行及时的调整。要允分发挥反馈信息在管理中的功能,必须注意它的可靠性。要使反馈信息具有可靠性,首先,要重视通过正式渠道得来的反馈信息,即注意通过教育行政部门与各学校之间固定的信息传递通道得来的反馈信息; 其次,要注意通过非正式通道来获取信息。
(4)注意评价信息的准确性
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要使每一过程的循环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进行,就要对前一过程进行检查总结,对教育行政活动进行准确的评价。要掌握准确的评价信息,关键是要掌握全面情祝,在此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总结与评价。
教育行政信息的有效利用除了注重信息本身的因素以外,还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的网络技术,以使信息的来源更广泛、更迅速,使信息的处理更快捷、更有效。
5. 什么是心理挫折?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有哪些? (讲出4个方面)并就其中一个方面因素产生影响的心理机制做出简要说明。
【答案】(1)心理挫折的含义
所谓心理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或阻力,使需要和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心理上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反应。
(2)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
造成教师工作中心理挫折的因素可能有:
①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对社会的认识过分理想化时,一旦见到丑恶现象或不公平的现实,则容易感到失望。
②成就需要强烈而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时。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或环境所允许的条件,或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过高造成过重压力时,都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失败感。
③当教师面临多种角色期待,而这些期待之间互相矛盾和冲突时,可使教师产生挫折感。 ④当教师产生工作中的失落感、疏远感时。如果教师对所在组织和人群缺乏归属感,人际关系不佳,或工作环境恶劣而个人无能为力时,都会产生这种感觉。
(3)例如,当教师所教班级考试成绩较差而教师本人的成就动机又较高时,教师就会产生心理挫折感,这时,教师可能会认为是学生基础差以减轻自责,这就是合理化心理机制; 教师也可能不去想这件事或者认为别的老师也有教的差的聊以自慰,这就是逃避和投射的心理机制。
6. 你对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原因是如何理解的? 你认为这种体制下各有关方面的职责权应如何配置?
【答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我国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原因
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在认真总结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由我国高等学校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丁加强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完成高等学校担负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任务。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制下的职权责配置
①确立高等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认真履行党委的领导职责。高等学校党委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采取科学决策和集体领导的方法,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充分支持和保证校长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各项工作。
②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高等学校的校长要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做到依法治校。校长要根据行政工作规律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决策体系,依法制定各项治校规章,主动负责地开展工作。根据多数高等学校的实践经验,校务会议成员一般由校长、校党委主要负责人、副校长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
③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学校领导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方面。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正确行使职权,在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高等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应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重视民主党派在民主科学决策中的作用,努力建立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7. 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重大影响的管理流派有哪几个?
【答案】有四个管理流派的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分别是:
(1)“科学管理”理论
以泰勒为代表人物。
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标准; 采取标准化管理; 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为了鼓励工人打破定额,建立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