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岛大学服装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体型三要素:骨骼、肌肉、皮肤
【答案】体型三要素:骨骼、肌肉、皮肤
①构成体型的基础是骨骼,骨骼上附着肌肉,肌肉上覆盖着皮肤,皮肤与肌肉之间沉积着脂肪,皮下脂肪可看作是皮肤的增厚。
②骨骼决定了人的高矮,肌肉和皮肤左右着人的胖瘦。
③与体型关系最为密切的要属皮肤。
二、简答题
2. 人造纤维是何时发明的? 其发明有什么意义?
【答案】(1)人造纤维的发明
①在没有丝的生产的欧洲,很早就有人着手研究用人工的方法来制造丝。早在1664年,英国人罗伯特·胡克的研究录《Mficrographia 》中,就有关于人造纤维的构想。
②继胡克之后,经过法国人莱奥姆尔等科学家一系列的研究,1884年,法国人查尔东耐才成功地使人造纤维工业化。
③1890年,法国人迪斯派西斯发明了铜氨人造丝;
④1892年,英国人克罗斯和比万发明了粘胶人造丝;
⑤1894年,克罗斯和比万又发明了醋酷纤维。
⑥合成纤维的问世,是人造纤维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质的突破。1938年美国的杜邦公司把卡罗塞斯发明的聚酞胺纤维命名为尼龙,公布于世,并随即投入大量生产。其实,合成纤维早在1931年就己被德国的I.G 公司研制成功。
(2)意义
①天然纤维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化学纤维来自于煤、石油、石灰石、木材等普遍的原料,通过化学合成,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即可以生产。
②因不受自然条件限制,所以价格比较稳定,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量的提高,可不断地降低成本。
③根据其原料的特性和纺织方法,纤维的长度、粗细可以变化,可以按照需要制造出名目繁多的花色品种。
④从生产方面看,通过研究纤维的细微构造,带来了性能上的进步和完善。从用途方面看,人造纤维己经摆脱了从属于天然纤维或代替天然纤维的角色,而进入自己独有的境地。
3. 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服装变迁的?
【答案】(1)政治变革
从服装史上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各个时代大的政治变革,都给服装带来很大的变化。如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严格的服饰制度; 辛亥革命使清王朝的长袍马褂变为便于活动的短装; 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山服”及其同族“军便服”更富有革命性和人民性,“文化大革命”又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普及。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开放政策,政治的开明,思想的解放,带来了服装上的巨大变化。
(2)经济的转变
经济是指作为人类共同生活之基础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行为和过程,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体。因此,这就涉及到服装的材料和制品的需求供给问题。
①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中,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生活必需的最低限度的衣料。后来生产力发展,相互交换产生,职业专门化,以交换生产物品来满足各自所需的交换经济方式发达起来,有关衣料的经济行为就变得复杂了。到了近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带来了需求量的增大,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力式也从手工操作转换为机器化的大量生产,社会进入了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衣生活的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②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现在仍主要以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为主的原始民族之间,在服装文化方面,与各自所处的经济状况相适应,也表现出进步、停滞和落后的差异。
③从世界服装史中可以看出,衣料资源(特别是纤维衣料)的分布也使服装文化的展开表现出地域性的差别。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兽毛衣料,古埃及的亚麻服饰,中国的丝织物,印度的棉布等都在服装史上显示着自己特异的存在。
一、名词解释
1. 时装
【答案】时装即时髦的、时兴的、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流行服装,是相对于历史服装和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对定型的常规性服装而言的、变化较为明显的新颖装束,其特征是流行性和周期性。
二、简答题
2. 你如何看待服装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个问题?
【答案】(1)服装的国际性
现代的国际关系,以维持世界和平,提高人类文化,确保人类的福利为目的,以国际性的联合团结为目标。伴随着这种形势,取得了近代世界领导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服饰,即所谓的西方服饰文化,占据了国际服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的共同服装,普遍受到人们的承认。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各国之间交流的频繁,贸易的发展,更加促使人类服装卜的国际性同化现象的形成。
(2)服装的民族性
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文化还将继续被保留和发展,世界各民族一面穿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服饰,一面使用着国际性的西式服饰,这种服装文化的融合、混合、共存现象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同化的趋势。
3. 举例说明服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一定地域中相对固定的气候,形成了适应那种气候型的服装。如果气候发生变化,服装也不得不发生变化。这种气候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经过地质历史时期慢慢发生温暖化、寒冷化、干燥化、多湿化等变动,在地球的气候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的事例,在这种时候,服装也随着这种缓慢的变化而寻求适应的条件,发生相应的变迁;
(2)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如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夏干冬湿、夏湿冬干等季节性变化,服装也不得不顺应这种变化而变化。
另外,当一种服装地域性移动和传播时,首先要受到气候风土条件的制约,这在服装史中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