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就您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1)自编测验的缺陷主要有:

①教师不一定能深入研宄教材,深入调查学生;

②自编测验很难有准确稳定的合格标准;

③教师对自己的命题技术缺乏正确评价;

④各种题型使用不合理;

⑤容易出现评分误差,简单粗糙;

⑥缺乏定量分析研宄。

(2)改进的途径

①审查测验目的

教师应该认真审查自己编制测验的目的:

a. 在了解测验对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这些对象的学习水平和特点;

b. 了解测验内容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c. 单确定是学绩测验还不够,还应明确学绩测验的性质,教师在动手编制测验前应认真审查自己的测验目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各种关系。

②制定测验编制计划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也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测验编制计划。编制测验既要在试卷结构上全面合理安排,又要在一个个测题上深入细致地研宄,这就要求思维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值得提醒的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师应紧密结合测验实际,制定详细的分类体系,切忌生搬硬套。

③命题与组卷

a. 命题与组卷的首要问题是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测验计划进行,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测验双向细目表规定的教学目标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试题,教师应该结合专业,学习一点心理与教育学知识,并且注意积累经验,在命题中逐步提高命题技术。教师命题还有三条要求:第一,提前;第二,超量;第三,审查。

b. 关于组卷,还应考虑试题的编排顺序。另外,教师也应过问试卷的编辑和印刷。编印的一般要求是清晰、正确、有条理,要留足学生作答空区,要注意不要把一道试题分印在两页上,影响学生解题。

2. 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心理测量误差是指在心理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或不一致的测量效应,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其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测量工具、被测对象和施测过程。

(1)在测量工具方面,心理测量工具通常是一套以测验(问卷)为核心的刺激反应系统(通常称作量表)。心理测量量表是否稳定、是否真正测到了所要测的东西是测量工具造成误差的两种主要原因。

(2)在测量对象方面,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受测者真正水平是否得到正常发挥。一般地,受测者的某种心理特质水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在接受测量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

(3)在施测过程方面,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偶然因素。比如,物理环境,主试,评分记分环节,意外干扰等。

3. 某智力测验的信度r=0.75, 某次施测得到分数的标准差为3.00, 则该测验的标准误是多少?若某被试得分为100, 试估计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

【答案】(1)测验标准误为:

(2)该被试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为:

即95%的置信区间为:

4. 智力测验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传统智力测验的功能主要有:

测验的基本功能是测量个体差异,大量的测量结果表明:在一般人群中智力高者或低者均占少数,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者约占全部人口的80%,基本上呈常态分布。

⑴将人群分类

由于智力测验所依据的理论上的特性,以及智力分布的常态性,智力测验在实际中常常行使将人群分类的功能。韦克斯勒曾按智商的高低,把智力分成七类,其是IQ 在130以上者为极优秀(天才);IQ 在120〜129者为优秀;IQ 在110〜119者为中上(聪颖);IQ 在90〜109者为中材;IQ 在80〜89者为中下(迟钝);IQ 在70〜79者为低能边缘;70以下者为智力缺陷。

⑵预测个体未来可能的成功程度

由于传统智力测验结果与学习成绩、教师评定等外在效标间的高的正相关的存在,智力测验在实际中又常被作为预测源测验行使预测的功能。

社会对智力测验的需求不仅是将人群分类并预测个体未来可能的成功程度,还要求测验能进一步对个体进行诊断和采取相应且及时的补救措施。而智力的心理测量学概念强调G 因素的存在,只从宏观上描述个体的外在行为结果,却忽略了对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精细的分析及对内部加

所以,该测验的标准误为1.5, 而其真分数95%的置信区间是

工机制的探讨,因此,以此为依据的传统智力测验可以对人群进行分类和预测,却无法对个体真正的内在的薄弱点作出精确诊断,从而不能满足社会更为精细的需求。

5. 项目反应理论的三个常用项目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答案】无论是正态卵形函数还是Logistic 函数,除含有被试潜在特质参数0之外,均还含有三个未知参数a 、b 、c 。从形式上看,这三个参数是决定S 形曲线走向的形态参数,实际上它们还都是反映测验试题性质特征的题目参数:

(1)参数0是个体潜在特质的表征值。参数与卷面总分有一定的联系,正常情况下两者呈正相关。

(2)参数C 称为伪机遇水平参数,相当于经典理论中的猜测参数。C 值是实际测验中被试纯凭机遇作答而成功的概率。

(3)参数b 被称为题目难度,b 值确定,项目特征曲线在横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4)参数a 被称为题目的区分度,它刻画测验题目对被试水平区分能力的高低。

项目反应理论中题目参数和潜在特质水平参数共同影响测验的结果和测验的精度。项目特征函数中题目参数越多,对题目性质刻画越精细,但相对来讲模型也趋于复杂,应用就越困难。

6. 试析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能力测验的呼声很高,传统的智力测验在此却显得势单力薄,不能够测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专长。由于社会迫切需要能够辨别和判断在不同能力因素上的个体间以及个体内差异,同时,因素分析方法又使一般智力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能力因素的辨别分类成为可能,能力倾向测验应运而生。

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专业与工作职业的选择和咨询,以及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渐普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能力因素方面的优劣程度,从而能够最有成效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了能力倾向测验的诞生。

⑶成套能力倾向测验虽然往往包含了多种能力因素的测量,但一个测验不可能涵盖所有能力因素,其所制定的职业常模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职业。因此,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员选拔,能力倾向测验中若无针对相应能力的分测验,此时便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特殊能力测验一般针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测量,测验性质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之间,其内容与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训练的重点是一致的,而测量目的既想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又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

⑷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细化的能力测验出现,并且这些测验会在信效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也会更适用于新的测量目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7. 简评几种主要的态度量表的优缺点。

【答案】态度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瑟斯顿等距量表、利克特量表、哥特曼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