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我国心理与教育测量在三种应用领域还有哪些要完善或填补空白的地方?

【答案】(1)在心理咨询方面

在心理咨询方面,在有关增强自我认识和人生规划上,有关兴趣、价值观和气质等方面有一些测量工具,但是标准化工作做得少,信效度有待提高。

(2)在人事测评方面

在人事测评方面,虽然有关个人的心理特点评估量表很多,如智力测验,个性测量,专业测量等,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测验还远远没有满足所有的工作类型,关于不同的工作之间,各项人格特点应该如何搭配,如何协调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研宄结果,需要心理学家们的进一步努力。

(3)在教育评价方面

①有关学生品德方面的测量,虽然有情境性测验和问卷测验,但是严格来讲,对品德这种复杂的心理品质的测量都显得太简单、粗糙、片面。这些测量办法只能部分地用于评价品德。

②有关学习成绩测验方面,虽然学习成绩测验是平时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一种工具,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标准化程度来讲,水平也是比较低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大,对具体内容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建立了一定信效度的工具。

③在职业兴趣测量方面,国内这方面的工作正在逐步展开,在没有现成的职业兴趣测验工具之前,引进和修订国外已有的测验是一个省时省力的办法。

④在教师与管理者评价的方面,虽然有一些方法和措施,但是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也不十分系统和成熟,有待于进一步研宄。

2. 现在流行的创造力测验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案】现在流行的创造力测验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吉尔福特的关于智力结构的理论。

⑴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研究中引入因素分析方法,由此提出了他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他发现智力操作中存在聚合与发散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聚合思维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有组织的思维方式;而发散思维则是既无一定方向又无一定范围的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

⑵吉尔福特还认为发散思维在行为上主要表现出3种特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这三种特性相互联系,变通性建立在流畅性基础之上,独特性又建立在变通性与流畅性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反应数量众多,才有可能反应角度多样化,进而才有可能出现新视角,新观点。

⑶吉尔福特将发散思维的特性视为人的创造性活动的特性,并因此将创造力定义为发散思维的能力,即对规定的刺激产生大量的、变化多端而又独特的反应的能力。

⑷吉尔福特关于智力测验注重聚合思维而忽视发散思维的评论得到很多学者的共鸣,并且,他视发散思维为创造力之核心的观点也为很多研宄者所接受。因此,目前常见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创造力测验基本上是沿循吉尔福特的理论观点编制而成的。

3. 什么是结构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怎样把握结构效度?

【答案】结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所要测量的理论结构和特质的程度,即测验分数能够说明心理学理论的某种结构或特质的程度。结构效度主要应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一些心理测验方面。

(1)结构效度的确立步骤:

①提出理论假设,并把这一假设分解成一些细小的纲目,以解释被试在测验上的表现。 ②依据理论框架,推演出有关测验成绩的假设。

③用逻辑的和实证的方法来验证假设。

(2)结构效度的估计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测验内部寻找证据法。

a. 可以考察该测验的内容效度。

b. 可以分析被试的答题过程。

c. 可以通过计算测验的同质性信度的方法来检测结构效度。

②测验之间寻找证据法。

a. 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相同特质的旧测验之间的相关。

b. 也可以去考察新编测验与某个已知的能有效测量不同特质的旧测验间的相关。

c. 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来了解测验的结构效度。

③考察测验的实证效度法。如果一个测验有实证效度,则可以拿该测验所预测的效标的性质与种类作为该测验的结构效度指标来推论测量的结构效度。这里有两种做法:

a. 根据效标把人分成两类,考察其得分的差异。

b. 根据测验得分把人分成高分组和低分组,考察这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是否确有差异。若两组人在所测特质方面差异显著,则说明该测验有效,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此外,对于一些被认为是较稳定的特质,若在短期内两次施测的结果差异不太大,则说明该测验符合理论构想。

④多种特质——多种方法矩阵法。该方法实质是相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法的综合运用,其原理是若用多种极不相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种特质相关很高(用极为相似的方法测量不同特质相关很低),则说明测量效度较高。

4. 试析创造力的实质与表现。

【答案】(1)创造力的实质

①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

所必需的条件,在创造力中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认为,发散思维表现于外部行为就代表个人的创造力。重视发散思维在创造能力结构中的作用,并不排斥聚合思维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创造思维时,整个过程反复交织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创造能力包含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两个基本特征。

(2)创造力的表现

吉尔福特与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的表现归纳为六点:

①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②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

③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④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⑤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⑥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5. 态度和品德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优缺点何在?

【答案】(1)态度测量

①态度概述

态度是指个体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动倾向三种成分。态度的准确评价有以下几种功能:

a. 了解人们对各种不同事物的态度;

b. 评价宣传工具在改变人们的态度中的效果;

c. 评价教育工作的成效。

②态度测量方法

a. 《等距量表》法

第一,《等距量表》法又名《瑟斯顿量表》,是由瑟斯顿编制。他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某一态度主题,选取能代表该方面的态度语或项目若干,由专家对这些项目进行等级排列及根据专家的反应确定项目的等级。该量表信度一般在0.8〜0.9之间。

第二,比较困难的工作有两项,一是项目的收集和编制,二是项目的好坏及等级的确定。 第三,评价

优点:在主题比较清楚、调查范围不广的态度问题调查上的效果较好。

不足:制定过程复杂,选项目、找专家评价都很困难;用中位数代表态度等级不一定合适;专家的意见能否代表一般人值得怀疑;等距量表事实上是否真正等距,亦把握不准。

b. 《利克特量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