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666教育学基础综合之教育研究方法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教育科学的思辨性研究( )。
A.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主观的分析会不同程度代替客观现实
B. 可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不会代替客观现实
C.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主观的分析会代替客观现实
D. 不能达到普遍性认识,因此研究者的主客观的分析都不会影响客观现实
【答案】A
【解析】虽然可达到普遍性认识,抽象思维,虽然能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但受研究者认识能力的局限,难免会出现用主观的分析代替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情况。因此要看到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注意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并借助形象思维。
2. 下面关于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的表述恰当的是( )。
A. 教育研究成果在没有进行扎实的理论研究并加以逻辑证明前,不应急于推广。
B. 教育研究成果在没有进行扎实的理论研究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推广。
C. 教育研究成果进行了扎实的理论研究之后可以直接用于推广。
D. 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信息有了大概的掌握,可以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答案】A
【解析】教育研究成果在没有进行扎实的理论研究并加以逻辑证明前,不应急于推广。也正是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自觉深入的具体研究和准确把握,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3. 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理论研究分为( )两个层次。
A. 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
B. 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层次
C. 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层次
D. 广义的和狭义的两个层次
【答案】A
【解析】理论研究具有结构体系的层次性。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可区分为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经验性层次: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单纯排列与分类,进行各种事实的积累过程,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经验概念(经验定律)。理论性层次:通过分析性、批判性
思维,将教育现象中隐含的本质性的因素外化和明确地表述出来,揭示出经验定律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处在较低概括层次的各种经验概念形成为理论原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比较全面的了解。
4. 文献检索中的跟踪法,指的是( )。
A. 逆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查找法
D. 综合查找法
【答案】C
【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5. 下面有关研究计划基本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教育实践研究计划格式
B. 专题研究计划格式
C. 教育实验研究计划格式
D. 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格式
【答案】A
【解析】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包括:①专题研究计划格式;②教育实验研究计划格式;③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格式。
6. 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 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B. 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C. 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D. 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答案】C
【解析】有了教育的科学,才会有科学的教育。教育要现代化,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就必须通过教育研究,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结构体系、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有:①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转变教育观念;②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
7. 下面关于历史研究方法,不确切的表述是( )。
A. 抽象的分析方法
B. 历史的分析方法
C. 逻辑的分析方法
D. 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答案】A
【解析】历史的分析方法包括:历史的分析方法:通过整理、排比史料,在错综复杂的历史中分析和清理出发展线索,明确其内在的相互关系或因果关系,论定问题的是非;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逻辑学方法去认识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历史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应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教育历史现象和评论教育史人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8. 要保证可比性必须做到( )。
A. 比较的标准要统一
B. 比较的主观条件要一致
C. 比较的范围、项目要一致
D. 比较的客观条件要相同
【答案】B
【解析】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之间的现实性必须属于同一范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并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和评价。保证可比性必须做到:①比较的标准要统一;②比较的范围、项目要一致;③比较的客观条件要相同。
9. 实验研究的重点放在( )。
A. 变量之间的关系
B. 阐明教育理论
C. 解释教育现象
D. 阐明教育事实
【答案】A
【解析】在实验研究中,重点应该注重变量之间的关系。
10.下面有关教育研究假设基本类型的表述,( )是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
A. 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B.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C. 归纳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D. 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性假设
【答案】A
【解析】按假设的形成可分为:①归纳假设是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提出的经验定律;②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③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间所期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