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中西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是( )。
A. 国立音乐院
B. 音乐传习所
C.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D. 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修科
【答案】A
【解析】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始建于1927年。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所有音乐院校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
2. 萧友梅创作的( )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第一首按照西方模式所写的管弦乐曲,曾经山萧友梅指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管弦乐队在北京演奏。
A. 《新霓裳羽衣舞》
B. 《哀悼引》
C. 《秋思》
D. 《D 大调弦乐四重奏》
【答案】A
【解析】萧友梅创作的《新霓裳羽衣舞》为钢琴独奏曲。以白居易诗《霓裳羽衣舞》中所述及己失传唐代乐曲“霓裳羽衣舞曲”为构思基础,全曲安排为:序——舞曲十二段——尾声。是我国音乐史上第一首民族历史题材的较大型的钢琴曲。在旋律及和声配制上作者都有意识地探求突出民族风格。曾改编为管弦乐合奏曲,因为是最早的尝试,给当时音乐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 )堪称我国近代管弦乐小品的典范之作,是贺绿汀根据我国内蒙占民歌作为素材所创作的。
A. 《怀念祖国》
B. 《晚会》
C. 《怀旧》
D. 《森吉德玛》
【答案】D
【解析】《森吉德玛》是贺绿汀管弦乐组曲的第五乐章,1949年根据内蒙自治区鄂尔多斯一带的民歌《森吉德与》所创作,曲名是一位姑娘名字的译音。管弦乐曲《森吉德玛》基本上保持了原来民歌的旋律和落音特点,音乐主题鲜明,旋律优美流畅,民族风格强烈,结构是重复型的四句乐段,经作者细腻的配器,精心处理,塑造了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音乐形象,丰富了原民歌的表现力,是一首通俗易解的管弦乐曲。
4. 童斐撰写了一部论述我国古代音乐和传统歌唱艺术的音乐史论著,其名为( )
A. 《中国音乐史》
B. 《中国音乐史话》
C. 《中乐寻源》
D. 《中国音乐史纲》
【答案】C
【解析】童斐著撰写的《中乐寻源》是一部有关民族音乐(主要是昆曲音乐)源流及律吕、宫调、音韵声歌、曲谱等方面的研究专著。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八章:音乐起源、音乐与教育、律吕、乐器、宫调、音韵、谱式、声歌。下卷为各种歌谱(昆曲谱)论述举隅,分为五部分:一是各种谱式。二是南曲北曲论述。三是文情声情论述及散曲选录。四是传奇、杂剧之文情声情曲谱选录。五是套曲带宾白式。本书卷首有吴梅序及作者自叙。书末附作者论说五则:中声五降、腔调古简今繁、合唱独唱之异、高音平音之感异、淫声解。论述颇中肯,且有新意。
5. “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 )。
A. 河南民歌
B. 山西民歌
C. 东北民歌
D. 广西民歌
【答案】A
【解析】这首歌曲是《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它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行为特点。
6. 《拥军花鼓》是安波根据( )填词的。
A. 陕北道情
B. 陕北民歌《骑白马》
C. 河北民歌《十字调》
D. 陕北民歌《打黄羊调》
【答案】D
【解析】安波根据陕北民歌《打黄羊调》填词编曲的《拥军花鼓》花鼓为男女声对唱,一人执锣,一人背鼓,边歌边舞,多以锣鼓伴奏,有时也用唢呐伴奏。
7. 《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总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带有明显的( )风格。
A. 民谣
B. 童谣
C. 山歌
D. 信天游
【答案】C
【解析】《沂蒙山小调》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
8. ( )是青主所撰的一部书信体理论著作,书中提出了“音乐是上界的语言”的著名论点。
A. 《音乐通论》
B. 《乐话》
C. 《音乐欣赏》
D. 《乐论》
【答案】B
【解析】青主以通信体的格式,诗化的语言撰写的《乐话》是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里,青主鲜明地提出了音乐的本质是“上界的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他更加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音乐的哲学内涵,对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的构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9.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是下列哪一部电影的主题曲? ( )。
A. 《红孩子》
B. 《英雄小八路》
C. 《闪闪的红星》
D. 《小兵张嘎》
【答案】B
【解析】1978年10月27日,由周郁辉作词,寄明作曲,故事片《英雄小八路》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0.王光祈曾获波恩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 )。
A. 《论中国古典歌剧》
B. 《中国古代乐器考》
C. 《中国音乐史》
D. 《东方民族之音乐》
【答案】A
【解析】王光祈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