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管理系中西音乐史与中国传统音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被誉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提倡音乐教育最早者之一人”的是( )。
A. 赵元任
B. 李叔同
C. 曾志忞
D. 沈心工
【答案】D
【解析】沈心工被公认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从事新式音乐教育的中国人。他1902年到日本留学,次年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开设中国的唱歌课。1904年出版了《学校唱歌集》,认为是最早开创了“学堂乐歌”的形式。蔡志书说:“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出版后,很多学堂开设了乐歌课,通过陆续出版的音乐教科书籍,初步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此背景下,1907年国家公布的《奏定章程》,规定音乐课为初级小学的必修课。因此,李叔同曾推崇沈心工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2. 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 )类气鸣乐器。
A. 哨嘴
B. 簧管
C. 拉管
D. 闭管
【答案】B
【解析】我国的民族乐器笙以及芦笙,其发声原理是以簧片振动激起的管腔共鸣,属于簧管类气鸣乐器。
3. 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 )。
A. 黄河船夫曲、黄河怨
B. 黄河颂、黄水谣
C. 黄河船夫曲、黄水谣
D. 黄河颂、黄河怨
【答案】D
【解析】《黄河大合唱》完成于1939年3月31日,是冼星海最杰出的、影响最人的一部大型声乐套曲。全曲包括序曲和八个乐章,以朗诵及乐队为背景将它们全部串联了起来。其中《黄河颂》由男声独唱,《黄河怨》由女声独唱。
4. 京剧中的散板意思是( )。
A. 有板无眼
B. 无板无眼
C. 一板一眼
D. 一板二眼
【答案】B
【解析】京剧中的板眼,简单而言就是戏曲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一个小节即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限(四拍子)、一板一眼(一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
5. 《二月里来》出自冼星海的哪部大合唱作品( )。
A. 《黄河大合唱》
B. 《生产大合唱》
C. 《九一八大合唱》
D. 《牺盟大合唱》
【答案】B
【解析】歌曲《二月里来》1939年3月作于延安。是冼星海所作《生产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旋律柔婉流畅,感情细腻真挚,具有恬静的江南风味和浓郁的民歌风格。歌曲是四句体乐段中典型的起承转结构,但每一句的节奏各不相同。
6. 作有钢器曲《牧童短笛》、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
A. 贺绿汀
B. 丁善德
C. 冼星海
D. 杜鸣心
【答案】A
【解析】贺绿汀,中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
7. 下面哪首作品不属于《春之旅》组曲( )。
A. 《舟中》
B. 《杨柳岸》
C. 《摇篮曲》
D. 《晓风之舞》
【答案】C
【解析】1945年,丁善德先生发表了第一部正式的钢琴作品——《春之旅》组曲,标志着丁先生音乐创作的开始。组曲《春之旅》写于抗战时期,表达了丁老对光明生活无限的' 隆憬和向往,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组曲由《待曙》、《舟中》、《杨柳岸》和《晓风之舞》四部分组成。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虽然与传统的钢琴曲基本相同,形式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在钢琴语言的运用和民族风格的体现上已经相当自如,对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抒发上也驾轻就熟,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更加注重色彩性的处理。
8. 下列哪位作曲家曾被萧友梅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
A. 黄自
B. 赵元任
C. 青主
D. 黎锦晖
【答案】B
【解析】赵元任被萧友梅赞誉为“中国的舒伯特”“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其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大合唱《海韵》等则是中国近代新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精品之作。
9. 梅兰芳是( )。
A. 京戏表演艺术家
B. 豫剧表演艺术家
C. 平剧表演艺术家
D. 吕剧表演艺术家
【答案】A
【解析】梅兰芳(1894~1961),我国著名京剧大师,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世人称为“梅派”。其代表作品有:京剧《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昆曲《思凡》、《游园惊梦》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日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