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一) . 2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二) . 9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三) 16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四) 23 2017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汉语基础知识复试之现代汉语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五) 28

一、名词解释

1. 会意字

【答案】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用会意字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有异体会意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不人拿着武器走,有字、同体会意字两类。比如说“武”

征伐或显不武力的意思。

2. 受事主语

【答案】受事主语是指动作接受者的主语,即当某一动词充当谓语时,由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充当的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即受事。主谓的语义结构是“受事+动作”。例如:羊││狼咬死了。这里的受事是广义的,涵义比一般也要宽泛一些,只要从意义上看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所针对的对象,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和对象,都是受事。

3.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4. 成语

【答案】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基本特征

①意义完整; ②结构定型; ③风格典雅; ④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

(2)成语的来源

①神话寓言; ②历史故事; ③诗文语句; ④口头俗语。

(3)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意义改变了,例如“明目张胆”,古代用它来形容小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后来,“明目张胆”的感情色彩完全变了,用来指公开地大胆地干坏事。

5. 仿词

【答案】仿词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它是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还包括仿句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称为仿词。仿词是仿拟形式之一,仿拟也称“仿化”

和仿调。它是在现有词语基础上进行仿造,要通过更换现成词语的部分语素来完成仿拟,因此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形式上既保持着与原有词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获得新意。这种辞格给人以新鲜活泼、生动明快的感觉,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可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

6. 音节

【答案】音节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一般来说,除儿化音(如“花儿”hu ār )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汉语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少则一个音素,多则四个音素,且以元音为主。

7.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1],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二、简答题

8. 简述调值和调类的关系。

【答案】调值和调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也有着相关的联系,区别与联系的具体表现如下:

(1)联系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调类是声调的种类,

,总是调值决定调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无论在普通话(或仟何一种方言里)

类,有几种基本调值就可以归纳成几种调类。

(2)区别

调值和调类确立的依据不一样。

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确立每一种声调的调值所依据的是音高和音高的变化。而调类则是根据调值所归纳的类,确立调类的依据是调值的多少。

总之,调值和调类具有密切的关系,调值决定调类,调值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调类。

9. 举例说明哪些复句不能直接变换成句群,哪些句群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

【答案】(1)一般地说,限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不是……就是”关联,决选关系复句常用成对关联词语“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等关联,这两类复句一般不能直接变换

成句群。例如,

①不是小林来向他打听回话,就是两位伙伴催他拿主意。(限选关系)

②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决选关系)

(2)句群中的问答句式、连问句式、连叹句式等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组成,因而不能直接变换成复句。例如,

③什么称作先锋队的作用? 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问答句式)

④怎么了? 什么东西掉了? (连间句式)

⑤真见鬼! 这简直是乘人之危! (连叹句式)。

10.“千万”和“万万”是常用的两个副词,它们在使用时有何共同点和区别? 请举例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理解。

【答案】“千万”和“万万”两个常用副词的共同点和区别主要有:

(1)共同点

①两者都可用于有“别、不要、不能、不可以”的句中,充当它们的状语,表示“一定、务必“,用以告诫、提醒、建议或对某一重要事实的强调。如:

a. 投资者千万别以为庄稼只有拉高股价才能出货,事实上庄稼持股成本远远低于大众。 b. 万万别信日指责世人皆尊敬的贤臣。

②两者都可以用于“千万/万万+动词+不得”的结构中,表“绝对”之义,用以提醒、劝诫或叮嘱。如:

a. 过去朱延年借点钱,那倒无所谓,现在要他自己出面活动,千万要不得。

b. 有一种新政万万搞不得。

(2)区别

①“万万”可做语气副词充当“不会”“不可能”“不敢”“不肯”“不答应”“不应该”“不及”“不如”“不是”的状语,表示对否定以及强调。“千万”不能如此搭配。如:他万万不应该这样。

②“万万”可以用在“万万+动词+不+补语”和“万万+没(有)+动词十补语”的结构中,表“绝对、一定”之义,加强否定语气。“千万”没有此用法。如:

a. 如果没有一点精神,是万万做不出这样惊人的举动的。

b. 可他万万没想到,江水竟把为林立果“选美”的内幕告诉了当事人张宁。

③“千万”可重叠为“千万千万”的形式,出现在否定副词或“要”前充当谓语动词的状语,具有同“千万”一样的语法功能。“万万”不可以重叠。如:一路上千万千万要当心。

④“千万”可以用于肯定句,作为语气副词充当“要”“得”等能愿动词的状语,表示强调、提醒、告诫。“万万”在习惯上很少用于肯定句。如:主刀医生不得不含泪点头同意,但叮嘱他千万要短要快。

11.熟记《汉语拼音力案》中的拼写规则。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对普通话音节的拼写有如下具体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