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911软件工程[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进行软件测试时,首先应当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进行 ,最后再进行有效性测试。( )
A. 组合测试
B. 集成测试
C. 有效性测试
D. 确认测试、
【答案】B
【解析】软件测试要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这四步测试,首先进行单元测试,然后进行集成测试,最后进行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2. ( )的描述范围是一个对象,所以它位于类描述模板的对象级。
A. 类图
B. 状态转换图
C. 实例图
D. 服务流程图
【答案】B
【解析】在面向对象文档中包括类图、状态装换图和服务流程图。其中类图是对整个系统的描述,也称为基本模型;状态转换图的描述范围是一个对象,它位于类描述模板的对象级;服务流程图仅描述一个服务,位于类描述模板的最低级别。
3. 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
A. 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B. 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 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
D. 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答案】D
【解析】软件测试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因此,为了提高测试效率,在测试过程中应该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进行测试。
4. 在数据流图的基本图形符号中,加工是以数据结构或( )作为加工对象的。
A. 数据内容
B. 信息内容
C. 信息结构
D. 信息流
【答案】A
【解析】加工(又称为数据处理):对数据流进行某些操作或变换,以数据结构或数据内容作为加工对象。
5. 在软件工程学中,我们把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相同操作对象的集合定义为( ),此定义包括一组数据属性和在数据上的一组合法操作。
A. 类
B. 属性
C. 对象
D. 消息
【答案】A
【解析】具有相同数据结构和操作的对象被定义为类;对象的特性、状态称为属性;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消息是对象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6. 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中,核心的模型是( )模型。
A. 功能
B. 动态
C. 对象
D. 分析
【答案】C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是功能模型、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操作的含义、动态模型中动作的意义以及对象模型中约束的意义,而对象模型是三种模型中的核心模型。
7. 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 )模型。
A. 对象
B. 动态
C. 功能
D. 静态
【答案】B
【解析】对象建模技术(OMT )定义了 3种模型,它们是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对象模型描述系统中对象的静态结构、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的属性、对象的操作。动态模型描述与时间和操作顺序有关的系统特征,动态模型用状态图来表示。功能模型描述与值的变换有关的系统特征。
8. 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
A. 算法
B. 功能
C. 调用关系
D. 输入输出数据
【答案】A
【解析】从软件开发的工程化观点来看,在使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之前,需要对所采用算法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设计出全部必要的过程细节,并给予清晰的表达。详细设计的任务就是决定各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并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9. 需求分析过程中,对算法的简单描述记录在( )中。
A. 层次图
B. 数据字典
C. 数据流图
D.IPO 图
【答案】D
【解析】IPO 图是输入、处理、输出图的简称,它是由美国IBM 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能够方便地描绘输入数据、对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它记录了算法的简单描述。
10.对于PDL 与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的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PDL 不是结构化语言
B.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无严格的外语法
C.PDL 外层语言更严格一些,更趋于形式化
D. 需求分析中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内层自然语言描述较抽象、较概括
【答案】A
【解析】过程设计语言(PDL ), 也称伪码或结构化语言。它是一种用于描述模块算法设计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二、填空题
11.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用_____来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
【答案】图形符号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