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887软件工程导论[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软件是否结构化

B. 软件配置是否完整

C. 程序的完整性

D. 文档的完整性

【答案】B

【解析】非结构化维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种维护方式是没有使用良好定义的方法学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必然结果;结构化维护是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应用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结果。因此,结构化维护与非结构化维护的主要区别是软件配置的完整性,有了软件的完整配置能减少精力的浪费并且能提高维护的总体质量。

2. 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是模块的( )。

A. 抽象和信息隐蔽

B. 局部化和封装化

C. 内聚性和耦合性

D. 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

【答案】C

【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这两个标准分别称为内聚和耦合。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3. 为了提高模块的独立性,模块内部最好是( )。

A. 逻辑内聚

B. 时间内聚

C. 功能内聚

D. 通信内聚

【答案】C

【解析】功能内聚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因此模块不能再分割。

4. 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活动是( ),它是软件开发工作的第一步。

A. 编写规格说明书

B. 制定测试计划

C. 编写需求说明书

D. 制定项目计划

【答案】D

【解析】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People )、产品(Product )、过程(Process )和项目(Project )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它的关键活动是制定项目计划。

5. —个模块把开关量作为参数传送给另一模块,这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是( )。

A. 外部耦合

B. 数据耦合

C. 控制耦合

D. 内容耦合

【答案】C

【解析】控制耦合指一个模块调用另一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用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模块内某一功能。

6. 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

A. 变换流和事务流

B. 变换流和控制流

C. 事务流和控制流

D. 数据流和控制流

【答案】A

【解析】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是以结构化分析阶段所产生的文档(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和软件需求说明书)为基础,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的过程。它一般将信息流分为变换流和事务流。

①变换流:信息沿着输入通道进入系统,然后通过变换中心(也称主加工)处理,再沿着输出通道离开系统。

②事务流:信息沿着输入通道到达一个事务中心,事务中心根据输入信息(即事务)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称为活动流)中选择一个来执行。

7. ( )面向客户、建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是系统模型图的核心。

A. 状态图

B. 类图

C. 用例图

D. 顺序图

【答案】C

【解析】用例图主要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系统功能单元之间的关系。它面向客户、建模人员、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展示了一个外部用户能够观察到的系统功能模型图。

8.

复杂性度量又称为( )。

A. 代码行度量

B. 环路度量

C. 程序量度量

D. 功能性度量

【答案】B 【解析】度量法是由

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复杂性度量又称环路度量,它认为程序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的复杂性。

9. 软件开发过程中,抽取和整理用户需求并建立问题域精确模型的过程叫( )。

A. 生存期

B. 面向对象设计

C.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D. 面向对象分析

【答案】D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过程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其目的就是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精确、简洁、可理解的正确模型,也就是所谓的建模。

10.分析对象的状态并画出状态转换图,目的是( )。

A.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行为

B.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状态

C.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方法

D. 准确地认识对象的定义

【答案】A

【解析】状态装换图通过描绘系统的状态及引起系统状态转换的事件,来表示系统的行为。

二、简答题

11.软件项目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软件项目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对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