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707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1)非营利组织的含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设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利润,且净盈余不得分配,由自愿人员组成的,实现自我管理的,具有独立、公共和民间性质的组织或团体。

(2)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萨拉门认为,非营利组织可以归结为六个特点:

①正式的组织

它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制度化,临时和非正式的民众集合并不是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同时要得到国家法律的合法承认,具备这种法人资格,才能为团体托付订定契约和保管财物。

②民间的组织

它必须与政府组织分开,既不是政府组织的部分,也不由政府官员充任基金会所管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非营利组织不能接受政府的明显支持,或者政府官员不能成为董事; 最主要在于它在基本结构上是民间组织,不能为政府控制。

③非利益的分配

它不是专为组织本身生产利润,非营利组织在特定的时间中聚集利润,但是要将其使用在机构的基本任务上,而不是分配给组织内的则源提供者,这是非营利组织与私人企业的最大不同之处。

④自己治理

非营利组织能监控它们自己的活动,它们有内部的治理程序,而不接受外在团体的控制。 ⑤志愿性的团体

非营利组织包括某些程度的志愿参与机构活动的导引或是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志愿人员组成负责领导的董事会。

⑥公共利益的属性

非营利组织为公共目的服务,这是其区别于其他性质组织的主要特点。

2. 简述爱德华二世的政策执行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爱德华三世在《执行公共政策》一书中,提出了政策执行模型,认为四项主要因素的互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状况:沟通、资源、执行者偏好和官僚组织结构。

(1)沟通

政策内容及执行方法如果能清晰地传达给政策执行人员,则能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促进政

策执行的成功。但是,政策执行命令却常会发生传达错误或沟通不良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二:

①执行命令缺乏清晰性;

②执行命令缺乏一致性。

(2)资源

充分的资源供给也是保证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大致来看,政策执行所涉及的资源包含四项:人员、信息、设备和权威。

①人员。要顺利执行政策,既需要拥有充足的专业人员,也需要具有管理和行政技巧的人员,因为人员是政策执行的主力,执行人员的素质、能力、数量等都会对政策执行产生影响。

②信息。政策执行人员需要掌握政策内容、执行方法和其他相关事项等方面的信息,尤其是创新或高技术性的政策,更要掌握充分的信息,才能确保正确地执行政策。

③设备。设备有赖于经费充足与否。充足的经费能够购买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材料,甚至雇佣执行人员等。经费充足将极大地提高政策执行的品质。④权威。政策执行人员应当具有权威,才能顺利推动政策执行。权威俨然己经成为一种新型的资源。

(3)执行者偏好

政策执行人员通常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他们对政策的态度将极大地影响到政策执行效果。首先,各机构政策执行人员对同一政策所持的态度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是因为各机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位主义的倾向。此外,政策执行人员由于竞争性的政策兴趣,由于对政策指令做出了选择性的解释,表现在政策执行行动中就是公然抗拒、阳奉阴违、敷衍塞责等,导致政策不能有效执行。

执行者偏好对政策执行的影响很大,要解决政策执行人员不利偏好对政策执行的不良影响的问题,有三种方式可用:

①可以将执行人员更换为支持政策的人员;

②可以通过加薪、升迁、福利等激励手段强化政策执行人员的执行行为;

③可以采取惩罚、制裁措施,迫使政策执行人员努力执行政策。

(4)官僚组织结构

官僚组织在结构和运作上的两项特性,会影响政策执行的成败。

①标准作业程序

标准作业程序指官僚组织为有效处理复杂的日常事务所发展出来的一套例行的惯例规则。执行机构订立的标准作业程序可以节省处理时间,实现公平服务的要求,有利于政策的执行。因此,官僚组织应该建立适当的标准作业程序,以有效执行政策,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标准作业程序也可能对政策执行具有下列不利影响:

a. 限制执行人员执行能力的发挥,导致执行行为缺乏弹性,无法适应客观环境变化;

b. 标准作业程序还可能产生目标置换的弊端,即政策执行人员将手段性的标准作业程序当作主要行为目标,为严格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以致放弃了达成政策目标的任务;

c. 执行人员可能会以遵守标准作业程序为借口,抵制创新与变迁,山此导致政策执行难以适

应变革的政策环境的需要。因此,应根据具体政策的特性,选择是否具有标准作业程序的机构来执行。

②执行权责分散化

执行权力分散到小同的机构,因事权小专所带来的协调困难、资源浪费等,往往造成政策执行小力。比如美国在社会福利方面,联邦的一百多个社会福利计划,分由于个不同的部门负责执

行,以致成效不佳。因此,应当调整权责划分,强化沟通协调,减少事权不专、责任不明的情况。

综上所述,该模型抓住了影响政策执行的最为关键的几个因素,但是该模型没有讨论目标群体、各种环境因素对政策执行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3. 何谓顾客导向? 它对公共管理形态有什么影响?

【答案】(1)顾客导向的含义

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具体而言,顾客导向的意涵为:

①实行“站在顾客立场上思考”。组织所关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重视问题而非产出。 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组织真正的资产不在收支平衡或盈利的增加,而是顾客。当组织失去顾客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其他资产。

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顾客的满意就是组织的目标,工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和愿望。

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针对顾客的需要,设计、提供理想的产品或服务,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动,了解顾客的期望,并将此信息作为改进工作和管理的方向。

(2)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形态产生的影响

顾客导向的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上的公共组织管理,它意味着公共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巨大变革。顾客导向对公共管理形态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决定施政目标的标准由专家决定,转变为对公民所需的考虑,即以人民的需要和价值作为组织行动的指导,使公共资源的投人与执行政策的过程,均能达到顾客期望的结果。

②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效率标准,转变为对服务质量以及民众评价的重视。

,的评估与改进,即从消极的控制转变为积极的服务。 ③从依法行政转变为“产品质量,

④管理理念由控制员工转化为获取员工的认同。

⑤从对特定“功能”、“权威”及“结构”的服从,转变为对“使命”、“服务”、“顾客”以及成果的高度认同。

⑥责任由法规强制,转变为公务人员自主性的建立与认同。

,转变为对问题彻底理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⑦由一味地遵循“法规”、“程序”

⑧从一条鞭式的管理,转变为寻求民众的支持与认同。

4. 简述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答案】学习型组织的积极倡导者圣吉(PeterSengc )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兢兢业业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