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群众体育

【答案】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 基础心率

【答案】基础心率是指清晨起床前的心率。测定的方法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在腕部桡动脉外,也可按在脖子侧边的颈动脉搏处进行触诊计算脉搏。测量基础心率可以了解机能状态,评估锻炼效果。一般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基础心率较低。

二、简答题

3. 简述体育锻炼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

【答案】不同人群参与不同类型及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的变化大多具有积极意义。

(1)在年龄方面

①身体锻炼与老年人积极心境的提高和消极心境的降低显著相关。

②老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比青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变化更趋向持久。

(2)在锻炼强度方面

①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心境有不同的影响。

②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心境改变的效益最大。

4. 简述运动员受伤后心理反应的5个阶段。

【答案】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患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1)否认阶段

这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防卫手段,在面临困难和忧虑的时候,可能产生一种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对现实的曲解。

(2)愤怒阶段

由于受伤已成为事实,运动员由“不是我”的否认态度,转到质问“为何是我”的态度,经常表现为愤怒情绪状态。

(3)许愿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自我允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以此来改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运动损伤这一事实。

(4)抑郁阶段

当运动员最终认识到无法立即解决伤痛或肌肉、骨骼、关节损伤问题,就会变得孤独、自我怜悯,常常回避同教练员和队友的接触,产生消沉等减力情绪。

(5)承认阶段

当运动员承认并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而且开始计划怎样成功地重返运动场时,实际上的心理康复过程也就开始了,但是,康复过程并不意味着轻松愉快,有时还会产生某些心理冲突。

5. 简述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答案】根据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心理动因指向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二者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作用。

(1)直接动机

①直接动机是指向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 ②直接动机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相对具体,行为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推动学生运动活动的有效力量。但当体育活动内容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学会和掌握时,或学生对某一练习方法、形式产生单调感、枯燥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就将表现出来,其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

(2)间接动机

①间接动机是指向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

②间接动机与长时间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能使学生更自觉地、持久地进行体育活动。

6. 简要回答学校体育的任务。

【答案】(1)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①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②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③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2)学校体育的效果目标

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的知识、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

③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④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

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7. 如何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答案】最初的体育基本上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为了生存的工作,体

育活动是工作之余的活动,因而具有放松性,其采用的各种项目多具有游戏性。

(1)体育活动中的娱乐要素

①游戏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②游戏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的活动。

③游戏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

(2)体育娱乐功能的表现形式

体育参与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直接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对身心的良好影响要比间接参与更积极、效果更大。

①直接参与是指个体亲自参加到这项体育活动中。

②间接参与是指观看他人的体育活动,可以是在比赛现场观看,也可以通过电视观看。

8. 简述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答案】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适度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全身各脏器机能活动,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

(2)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増强氧运输系统的功能,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程。

(3)体温适度升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4)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而造成热应激伤害。

(5)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

三、论述题

9. 试述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

【答案】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尚情绪调控能力

①通过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技能训练,如反馈训练,它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在出现情绪反应时的生理变化信息,从而有意识的控制它们,这对消除过度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大有裨益。

②通过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情绪调控能力,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情绪问题而导致的学习障碍。研究也表明,在对新学习的动作技能进行考试时,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一般都会出现状态焦虑,如果接受了心理技能训练,他们则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迎接考试。

(2)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

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学生和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他们克服学习和训练中的种种困难,如恶劣的天气、身体上的和能力上的限制等主客观的不利条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