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结构(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float 型整数据常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格式表示,假设两个float 型变量x 和y 分别在32为寄存器
和中,若
A. B. C. D.
_且符号相同 且符号不同 且符号相同 且符号不同
则x 和y 之间的关系为:( )
【答案】A
【解析】两个数对应的IEEE754的标准形式为;
将IEEE754
单精度形式的二进制转化为浮点数公式为由于
的符号位都是1, 所以fl ,f2符号相同,而阶码上
所以选A
值比f2大,而他们都是负数,所以
2. 串的长度是指( )。
A. 串中所含不同字母的个数 B. 串中所含字符的个数 C. 串中所含不同字符的个数 D. 串中所含非空格字符的个数 【答案】B
【解析】串中字符的数目n 称为字符的长度,不必考虑其中单个字符是否相等。
3. 对于下列关键字序列,不可能构成某二叉排序树中一条查找路径的序列是( )。
A.95, 22, 91, 24, 94, 71 B.92, 20, 91, 34, 88, 35 C.21, 89, 77, 29, 36, 38 D.12, 25, 71, 68, 33, 34
【答案】A
【解析】各选项对应的查找过程如下图所示,从中看到选项B 、C 、D 对应的查找树都是二叉排序树,只有选项A 对应的查找树不是一棵二叉排序树,因为在以91为根的左子树中出现了比
所以fl 的绝对
91大的结点94。
4. 已知一棵有2011个结点的树,其叶结点个数为116, 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无右孩子的结点个数是( )。
A.115 B.116 C.1895 D.1896 【答案】D
【解析】每个非终端结点转换成二叉树后都对应一个无右孩子的结点(因为一个非终端结点,另外,树根结点转至少有一个孩子结点,其最右边的孩子结点转换成二叉树后一定没有右孩子)
换成二叉树后也没有右孩子。题目中树的总结点数是2011,叶结点个数是116, 则非终端结点个数是2011-116=1895, 则该树对应的二叉树中 无右孩子的结点个数是1895+1=1896。
5. 下面关于求关键路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求关键路径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
B. —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同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相同
C. 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时间为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持续时间的差
D. 关键活动一定位于关键路径上 【答案】C
【解析】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事件是这个事件能够拖到的最晚时间,从这个时刻开始做完这个事件不影响其后续事件的开始时间。
6. 某二叉树结点的中序序列为BDAECF ,后序序列为DBEFCA ,则该二叉树对应的森林包括( )棵树。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由两序列可知,A 为根节点,ECF 为右子树,C 为右子树的根,F 为C 的右孩子。再由二叉树和森林的对应关系可知该二叉树对应的森林包括3棵树。根据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画出二叉树,根据二叉树得出对应的森林包含的树的棵数。
7. 已知序列25, 13, 10, 12, 9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18, 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 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 )。
A.1 B.2 C.4 D.5
【答案】B
【解析】对堆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有可能不满足堆的性质,堆被破坏,需要调整为新堆。 (1)为原堆, (2)为插入18后,
(3)比较10与18,交换后,
(4)比较25与18, 不交换,即为调整后的新的大根堆。 因此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为2。
8. 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和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 )。
A. 直接插入排序 B. 起泡排序 C. 基数排序 D. 快速排序 【答案】C
【解析】C 项,基数排序是采用分配和收集实现的,不需要进行关键字的比较。ABD 三项都依赖关键字的比较,不同的初始排列次序下元素移动的次数有很大变化,最好情况元素正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