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2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决策论

【答案】决策论是根据信息和评价准则,用数量方法寻找或选取最优决策方案的科学,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和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生活与生产中对同一个问题所面临的几种自然情况或状态,又有几种可选方案,就构成一个决策,而决策者为对付这些情况所采取的对策方案就组成决策方案或策略。

2. 非官方参与者

【答案】非官方参与者是指除官方决策者之外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包括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大众传媒、思想库和公民个人等,其作为体制外的力量,通过游说官方决策者,施加压力,从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

3. 内在创始型

【答案】内在创始型是指政府系统内部的人员或部门为解决纯粹的内部事务而提出政策问题,且问题扩散的对象仅限于“体制内”的相关团体和个人。在该模型下,仅限于政府内部的组织或接近于决策者的团体才能提出政策问题; 该模型企图排除普通公众参与的可能性,此类问题的确认远离公众议程,普通公众没有参与的机会和希望; 问题最多会扩散到一些认同性团体,以争取更多力量的支持,向决策者施加足够的压力,促使决策者将此类问题列入正式议程。该模型在财富和权力相对集中的社会较为流行。

4. 备择方案设计

【答案】备择方案设计是指设计供决策者用来解决政策问题、达成政策目标的手段、措施或办法的行为。政策方案设计一是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性步骤,具体可以分两步走:①进行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②对政策方案加以细化。

二、简答题

5. 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

【答案】(1)阿尔蒙德的公民文化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的混合文化。公民文化理论所要探讨的核心议题是,为什么有的民主体制比其他民主体制更有效,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更有利于民主政治体制的稳定。

(2)政治文化的类型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有二种大的类型:

①蒙昧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既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也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

②服从型政治文化,其特点是,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作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

③参与型政治文化,它与现代民主政治相适应,使公民抱有不过分的参与热情,对合法的权威亦有充分的尊重。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的三种类型的混合来解释公民文化。

在这个“混合体”中,三种政治文化并不是相互取代的,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因此,要实际对三种政治文化的界限进行区分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如此,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民主政体下的文化,其政治文化必然应归于参与型文化,而蒙昧型文化和服从型文化构成了主政治文化下的两个亚政治文化。

6.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变革的促进作用。

【答案】组织变革是一个组织试图有意识地或有目的地对组织自身或其他组织的现状施加影响或改造的过程。组织变革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将组织变革视为对付组织外部环境变化的途径; 二是在于改变组织内部个人的态度、作风和行为,使之适应组织目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求。

在一个组织之中,既存在着支持变革的力量,也存在抵抗变革的力量。在一个组织中,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组织和组织员工个体两个主要的方面。组织变革的个体阻力来源于人类行为的基本特性和需要。一般来讲,个体反抗或抵制变革的原因在于:①有选择地注意与保留; ②习惯; ③经济上的考虑; ④安全; ⑤对未来的恐惧。

组织变革从组织层面上来看,也存在着许多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源于:①对权力和权威的威胁; ②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和惰性; ③群体的惯性; ④留滞成本; ⑤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

组织变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化解了组织变革的抵抗力量。组织变革的本质是对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变革,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推动组织变革与再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角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1)人力资源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作为组织变革的推动者,影响和协助组织进行变革;

(2)通过有计划的教育与培训战略,促进组织成员对变革的认同,使组织成员感到改革的压力并愿意进行变革;

(3)通过参与战略,吸收组织成员参与管理及变革方案的制订,以此化解变革的阻力并提高变革决策的质量; (4)直接通过工作再设计,如工作内容丰富化、作业或职务轮换、自组小组、目标管理等方法促使组织变革的实现。

(5)通过为组织员工提供支持与帮助,如知识培训、职业发展咨询、心理咨询、福利保障计划等支持性措施,化解阻力,减少恐惧和忧虑;

(6)通过奖惩和强化措施,鼓励人们创新,并制约反对改革力量的发展;

(7)从外界引进新的思想和意见以帮助内部人员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方法;

(8)通过充分授权给员工,让其根据情景的需要致力于自我的变革。

7. 简述政府审计的范围。

【答案】审计提供了可信的独立裁决,使财务报表合法,同时指明了公共部门管理者履行职责的方式; 通过审查程序、管理和政策或计划管理,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同时审计也可以发现公共部门的预算舞弊行为。政府审计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审计和合法性审计

这是传统意义上审计的情况,审计是审查文件、记录、报告、内部管理系统、会计和财务程序以及另一些证据的过程。其要求:政府的财务报表所提出的东西是公正的:政府的财务往来是适当的、合法的; 数字是准确的:所有财务往来都作了适当的记录; 经营政府财务管理的公务人员是称职的。

(2)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审计

主要关注政府的支出是否符合经济和效率的原则,是否达到了最大化的结果。这类审计的范围包括:需要完成或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成本核算或支出的合理性; 资金保管和使用的合理性; 资金来源的合理性; 收费商品或劳务收入的合理性等。

(3)计划绩效审计

计划绩效审计包括检查和判断政府计划和行动的预期结果和效益是否达到,以及立法或行政机关确立的目标是否适当。这种审计下作包括判断下列方面:对预期结果产生负面影响的管理薄弱环节; 对可能更有效或成本更低的达成目标的途径进行选择:外部的效益或损失,也就是当初确定计划时没有预计到的效益或损失。

8. 试分析不同领导方式的特点。

【答案】领导方式的划分主要采取两种标准,一是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来分; 二是以领导者的作风与态度来分。根据不同的标准,领导方式的分类不同,其特点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为标准划分,不同领导方式的特点

以领导者对权力运用的方式划分,领导方式可以分为独裁式领导、放任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各自特点分析如下:

①独裁式领导。独裁式的领导又称为专制的领导,是一种传统的领导方式,这种领导完全依赖手中的权力与威势以强迫部属服从,其效果是短暂的。独裁式领导的主要特点为:a. 以权力威胁为基础,不以人格感召为手段; b. 所有的政策、制度皆由领导者自己决定,部属只能奉命行事,没有参与和提供意见的机会或权利; c. 以事为中心,追求生产成果而忽视员工的情绪与利益; d. 采取严密的监督,时时刻刻鞭策员工服从; e. 不以客观之事实作为根据,常以主观批评或决定员工的工作效率; f. 员工对领导者所指示的命令小能加以怀疑,即使命令的“可行性”有问题,也只有硬着头皮去干; g. 有功则归首长独享,有过则惩罚部下,自己毫无责任。

②放任式领导。放任式领导就是主管放弃其领导任务,一切听其自然,任山部属自行处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