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学位]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弹性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答案】弹性结构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空间的分布状态中各地位之间的相关性很弱,形象地说,社会成员在多元分层空间的分布呈现弥漫状态。一个弹性结构社会,其社会不平等被称为扩散性不平等。
弹性社会分层结构具有不同于刚性结构的特点,主要包括:
(1)各个分层地位之间的低度相关,意味着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即它们之间不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因此弹性结构的社会通常不存在明显的分层中轴。
(2)在弹性结构中,由于各分层属性处于不相关状态,因此用不同标准对社会成员进行分层,所得到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
(3)在弹性结构中,缺少某种社会资源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其他资源而得到补偿,即社会成员在某种地位层面上所处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层面的优势加以弥补,因而只能算做相对劣势。
(4)弹性结构对社会成员的层间交往起着促进作用。在弹性结构中,尽管人们倾向于同那些地位相同的人打交道,但是在某一社会地位上相同的交往群体,很可能在其他社会地位上分属不同层次,因此在一个分层层面上的层次内部交往,在其他分层层面看又是‘种层间交往,即弹性结构赋予各种社会交往以广泛的层间交往性质。
(5)弹性结构社会具有高于刚性结构社会的整合度。
2. 试述怎样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答案】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有三种方式:
(1)根据规划建立指标体系
这是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由于能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助,因而按此方式建立指标体系方法简便,成本也不算高。
(2)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这一方式是从一个总的或一系列社会目标出发,逐级发展子目标,最终确定各项社会指标。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与规划性社会指标体系相比较,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3)依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这是非官方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一些研究人员、学者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将社会现象编制成指标体系,并且用他们的理论来说明这些指标。
3. 简述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答案】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1)社会结构的性质
社会结构的性质是指社会结构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就是说各个层次的成员与其地位间的关系是固化的还是松散的。如果一个社会在制度安排上不鼓励,甚至限制社会成员的流动,那么社会流动的频率和多样性就会受到限制; 反之,一个社会中的社会流动就会活跃得多。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
一个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流动。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中,人们常常在比较封闭的范围内生活,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中,新的机会不断出现,社会流动也频繁得多。
(3)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是向上流动的推进器。现代社会是以科学技术和教育为基础的社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几乎成为进入更高社会层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使受教育者获得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接受较好教育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更大。
(4)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对于人的社会流动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传统社会,家庭的经济状况、父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会直接影响子代的地位获得,这是先赋因素在发挥作用。就是在现代社会里,家庭也是影响子代社会流动的重要作用。
(5)社会网络资源
人们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影响着他们的地位升迁和成功。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社会关系网络对人们的社会地位的获得的影响是明显的,即一个人所拥有的支持性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力,他在职业和地位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这种现象与中国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特征密切相关。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也对人们在职业和地位上的成功做出一定的解释。
4. 试析公民社会论与社会建设相关的主张。
【答案】(1)公民社会理论
公民社会论主张一个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领域的存在,认为这个领域的存在有其内在的价值,并在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提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团结、推动社会自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社会论把社会建设问题转换成了建设“社会”的问题。
(2)公民社会理论对社会建设的相关主张
①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增进公民福利,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出发点。
②在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促进社会自治是非常重要的,这与“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社会建设理念是一致的。
③尽管公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建构,它在现实社会中也井不是完美的,但是这种建构所映射的国家与市场的缺陷,是我们在推进社会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加以注意防范的。
④尽管公民社会论具有西方色彩,尽管中国并不一定会出现西方式的公民社会,但是,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某种程度的分离是一个客观事实和趋势,社会力量正在崛起为一种新兴力量,我们必须正视并积极引导,培育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促进国家力量与社会力量之间的有机整合。
⑤尽管公民社会沦对公民社会的作用有很好的预期,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力量在整体上还是比较薄弱的,社会自治的能力还很有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此,在积极培育社会力量的同时,我们还是要加强和完善国家的作用,致力于国家与社会的共生共强。
5. 结合实例分析我国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个环节有哪些主要的任务?
【答案】以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社会政策为例。
(1)确立社会政策议程
在这一阶段,其主要任务有:
①组织调杳研究,广泛收集相关的信息;
②对农村养老等各种信息进行分析,以掌握确切的情况,包括农村养老需求的程度和养老问题的严重程度;
③初步评估该问题可能在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后果,以及对我们党和政府基本目标的影响程度。
(2)社会政策的力案设计
确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议程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政策方案的设计。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包括: ①基线调查
即对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相关问题的现状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
②初步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社会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条件,经过研究设计而拿出初步的方案。
③各种方案的比较和最优方案的初步选择
在初步方案阶段结束以后,决策者需要对多种方案做出评估和选择。在这种评估和选择中,决策者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原则和技术标准。
a. 在价值原则方面包括各方案符合政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程度,对政府和执政党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的程度,可能对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何种影响,并因而导致何种社会反应等。
b. 在社会政策的技术标准方面包括各项方案达到社会政策预期目标的程度(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对政府各种目标的兼容性程度(在解决某一社会问题的时候,是否同时也能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各种方案实施中的效率(资源投入一产出的关系),以及可行性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3)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这一社会政策的可行性。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分析一般从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