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细胞学说。
【答案】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万提出的,指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新细胞只能由原来的细胞经分裂而产生。
2. 基因组。
【答案】基因组是指单倍体细胞中所包含的整套染色体。
3. 异地种形成。
【答案】异地种形成是指两个初始种群在新种形成前,其地理分布区完全隔开、互不重叠,这种情况下的新种的形成。
4. 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5. 自发脑电活动。
【答案】自发脑电活动是指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电位变化,它的记录称为脑电图。
6. 中性理论。
【答案】中性理论是分子进化的重要理论之一。更确切地应称为中性突变与随机漂移理论。其核心为:大部分对种群的遗传结构与进化有贡献的分子突变在自然选择的意义上都是中性或近中性的,因而自然选择对这些突变并不起作用;中性突变的进化是通过随机漂移,或被固定在种群中,或消失。
7.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答案】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一类在特定的DNA 位点切断DNA 的酶。
8.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有2条或多条肽链折叠,以弱键互相连接形成的构象。
二、简答题
9. 某河流受到有机污染,河水变黑发臭,请运用生物学知识为该河流设计一个治理方案。
【答案】有机物污染的水源,里面含有大量的N 、P 等,由此滋生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
这些生物死后腐烂,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恶臭。治理方案如下:
(1)将河水引出河道水系,引入附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异地处理,其中截污工程是异地处理法的关键。
(2)在河道内或河岸带建设处理系统,沿程进行河水净化。
如采用河道内的曝气法、投菌法、生物膜法和化学法等。
采用河岸带氧化塘法、多种形式的生物床或生物反应器等。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含有多糖类的粘性物质,废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有机物质被微生物群体(细菌为主,还包括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所利用。氧化塘是一种大面积、敞开式的污水处理系统;氧化塘中主要由细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藻类利用细菌的分解产物生长,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向细菌供氧。
10.从真实遗传的白眼雌果蝇与野生雄果蝇的单对交配中,获得如下后代:670红眼雌蝇,658白眼雄蝇,1白眼雌蝇,对于例外白眼雌蝇的存在,请给予至少三对可能的解释。
【答案】控制眼色的基因(R 、r )只位于X 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对于例外白眼雌蝇的存在,可能的解释:
(1)基因突变。红眼雌蝇的R 突变为r 。
(2)非正常减数分裂。野生雄果蝇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一配子没有性染色体,与雌配子结合成少一条Y 染色体的单体。
(3)染色体结构变异一一缺失含R 基因的片段。
11.简述生物的研究方法。
【答案】生物的研究方法有:
(1)科学观察。观察是从客观世界中得到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
(2)假说和实验。假说必须是可以验证的,这是科学实验的重要原则,实验不仅意味着某种精确的操作,而且是一种思考形式。
(3)模型实验。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研究对象(原型)进行实验非常困难,或者简直不可能时,可用模型代替研究对象来进行实验。模型可是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
12.细胞分化的特征。
【答案】细胞分化的特征有:
(1)基因组全能性和差别基因表达;
(2)分化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3)分化方向的限定早于形态差异的出现;“细胞决定”指细胞从分化命运确定到显现特定
形态的过程;
(4)在分化中细胞保留记忆。细胞所受的信号分子的短暂作用长时间存储,以至决定分化方向。
13.简述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征。
【答案】(1)营养级的概念
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所处的层次。在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或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为一个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从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即在食物链上凡属同一级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就是一个营养级。
(2)营养级的结构特征
营养级的结构特征通常用生态金字塔来描述。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以采用个体数量单位、生物量单位或能量单位表示。
①数量金字塔:通常在生物链的起点生物个体数量最多,在往后的各个环节上生物个体数量逐渐减少,到了顶位食肉动物数量变得极少,因此数量金字塔一般是呈下宽上窄的正锥体。
②生物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是以生物的干重表示营养级中生物的总重量,通常是上窄下宽的正锥体,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常常表现为一个倒锥体生物量金字塔。
③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是由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多少构成,呈正锥体图形。
14.不饱和脂肪酸(脑白金、深海鲑鱼油等产品的主要成份之一)由于其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已开始引起公众的注意。为什么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恒温动物(如鸡、猪等)高得多?
【答案】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饱和脂肪酸的C 、H 上没有双键,分子可以伸直,紧密并列,需较多热能才能散开,熔点高,室温下为固态。不饱和脂肪酸的C 、H 上至少有一个双键,并部分扭曲成小弯,分子不能紧密排列,易散开,熔点低,室温下为液态。鱼类,特别是海水鱼类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洋和淡水水域中鱼类食物(如浮游生物)中脂肪酸组成不同。另外脂肪是鱼类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且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所以海水鱼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恒温动物高很多。
三、论述题
15.请叙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
【答案】有丝分裂是分裂间期DNA 进行复制后,将复制的DNA 以染色体的形式平均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子细胞都得到一组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可分为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阶段,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如下:
(1)核被膜的裂解与再生
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纤层蛋白高度磷酸化导致核纤层结构解体,核膜破裂成大小不等的膜泡,核膜孔也都破开。在有丝分裂末期,核纤层蛋白被去磷酸化,核膜小泡和核纤层蛋白在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