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新疆师范大学普通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热力学。

【答案】热力学是指研究所有物体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科学。

2. 胎座。

【答案】胎座是指子房内壁上肉质突起的结构,其上着生胚珠。

3. 势能。

【答案】势能是指物体由于所在位置或本身的排列而具有的能量。

4. 生态平衡。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状态。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然调节能恢复原初的稳定状态。

5. 演替系列。

【答案】演替系列是指从植物定居形成群落,到演替成为稳定群落的过程。

6. 伴性遗传。

【答案】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

7. 团聚体学说。

【答案】团聚体学说是一种生命起源学说。奥巴林提出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溶液和核酸溶液)合在一起时,可形成团聚体小滴,即多分子体系,具有一定的生命现象。

8. 根压。

【答案】根压是指根细胞会主动将无机离子泵入木质部,而内皮层会使离子在木质部中积累。当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水分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木质部,从而推动木质部汁液向上移动的压力。

二、简答题

9. 例说明从细胞形成组织、器官、系统直至个体的过程。

【答案】(1)人体的细胞 人体的细胞有亿个,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使人体的细胞多种多样,

形态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分为很多类型。

(2)组织

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成的细胞群体称为组织。人体有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这些组织执行不同的功能。

(3)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

(4)系统

由功能不同的多个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项或多项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系统。人体至少可以分为11个功能系统:皮肤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淋巴和免疫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完成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10.简述维生素缺乏症起因。

【答案】维生素缺乏症起因包括:(1)食物中缺乏维生素;(2)生物体不能吸收;(3)不能转化为活性分子。

11.简述群落的演替及其特点。

【答案】(1)群落的演替定义

群落的演替是指群落的依次取代现象。

(2)特点

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的方向和可以预测的。可以分为:

a. 原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地点从没有生长过任何植物的裸岩、沙丘和湖底的演替。

b. 次生演替:如果由于火灾、洪水泛滥和人为破坏把原生群落毁灭,在被毁灭群落的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例如在森林火灾、人工弃耕和林木砍伐后所发生的天然演替就是次生演替,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原生演替要比次生演替经历更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原生演替的基质和环境极为贫瘠和严酷。

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

顶极群落是指演替达到了最终平衡状态的群落,在这个平衡点上的群落结构最复杂最稳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

12.举例说明森林群落的基本结构。

【答案】森林是以树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一种生物群落。地球上森林的主要类型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及北方针叶林。森林群落的基本结构如下:

(1)种类组成极为丰富。组成热带雨林的高等植物在4万5千种以上,而且绝大部分是木本的。如马来半岛一地就有乔木9000种。在1.5公顷样地内,乔木常达200种左右。这些乔木异常

高大,常达,最高达92m , 但胸径并不太粗,树干细长,而且少分枝(2〜3级)。除乔木外,热带雨林中还富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

(2)群落结构复杂。森林群落垂直向上通常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湿地植被等层次,各种动物也和植物种群的配置一样,选择适宜的环境占据着一定空间的不同位置。

13.何谓生物的无性繁殖?何谓有性繁殖?它们对生物存在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克隆羊(Dooly )的产生是无性繁殖还是有性繁殖?它能否稳定地保存基因?

【答案】(1)无性生殖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亲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是生物生存竞争的战术,以快速,大量,占领生存领域。方式:①营养生殖:植物(插枝、落地生根)。②出芽:酵母,水螅。③裂殖:细菌。

(2)有性生殖是通过两性细胞(配子)结合成合子(受精卵),合子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配子是单倍体性细胞,其形成要经历减数分裂过程。有性繁殖实现遗传物质的重组,是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生命发展的战略性手段。

(3)克隆羊Dolly 使用乳腺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注入到去核的羊卵细胞中,得到融合细胞,经卵裂形成胚胎植入羊子宫发育而成。“多莉”的基因组,全都来自单亲,属于无性繁殖,能稳定地保存基因。

14.请从C 循环和N 循环为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1)C 循环

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动物的排泄物、动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利用,分解后产生的

返回大气。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循环的基本路线是从大气圈到植物和动物,再从植物和动物通向分解者,最后又回到大气圈。

分解者的作用是把生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细菌和真菌是最主要的分解者。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分解者将导致生物残体的堆积,从而影响物质的再循环,使生态系统崩溃。

(2)N 循环

氮是构成生物有机体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组成成分。大气中的氮含量约占79%,但游离的分子氮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气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才能被植物所利用,其中以生物固氮最为重要。

固氮细菌(如根瘤菌)和某些蓝藻,以及闪电和工业生产都可把分子氮转化为氨或硝酸盐被植物吸收,用于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质,进入食物链。

动植物的排泄物和尸体经氨化细菌等微生物分解产生氨,或氨再经过亚硝酸盐而形成硝酸盐被植物所利用。另一部分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转变为分子氮返回大气中。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