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J016自然地理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熔岩地貌

【答案】熔岩地貌是岩浆从地壳断裂溢出、沿地面流动冷却形成的各种地形,如熔岩丘、熔岩垅岗、熔岩盖、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地貌的表现形式主要熔岩隧道和熔岩堰塞湖:熔岩隧道是熔岩内部的窄长通道,熔岩表面冷却很快,当熔岩流还在流动时,熔岩外表已固结成壳,由于凝固的熔岩导热性非常小,熔岩流内部能长久地保持高温,使熔岩里未凝固的液体熔岩流到较低部位,于是在熔岩内形成空洞,成为熔岩隧道,熔岩隧道顶部崩坍后,熔岩表面就可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凹陷;熔岩堰塞湖是熔岩流到河谷内,阻塞河道使上游河谷积水成湖,如中国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

2. 地质年代

【答案】地壳的组成、构造及外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不免经常发生变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清晰地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称为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3. 地轴

【答案】地轴是为研究地球运动而假想的轴。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始终不停地围绕该轴线运转。地轴通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南北极点,和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斜交。地轴空间指向:某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 黄土和黄壤

【答案】黄土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湿陷性黄土受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黄土以砂粒、豁土和少量方解石组成的棍合物。呈浅黄或黄褐色,内部空隙较大,用手搓捻容易成粉末。

黄壤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集中分布于南北纬度23.5°-30°之间。

5. 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

【答案】矿物的光泽和透明度是矿物的光学性质的一部分,是矿物的特征,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光泽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三类,后者又分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与松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透明度分透明与不透明两类。

6. 海洋岛

【答案】海洋岛是指面积比大陆岛小,与大陆在地质构造上没有直接联系,从来不是大陆的一部分的岛屿。海洋岛又可按成因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类:①火山岛,火山岛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②珊瑚岛,由珊瑚礁构成的岩石岛。

7. 流水作用

【答案】流水作用是指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以及水溶解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又使其搬运物质沉积下来的作用。一般可将其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①侵蚀作用是指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②搬运作用是指水流在流动中携带大量泥沙并推动河底砾石向前移动的作用;③堆积作用是指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条件改变(如坡度变缓,流速变慢,水量减少和泥沙增多等)使流水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的作用。对一种河流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其上游多以侵蚀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

8. 土地评价

【答案】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是指在土地类型研究基础上,根据特定生产目的对土地质量、适用性和生产潜力进行的评估。具体来说,就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类型划分完成之后,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的对一定的土地用途、属性做质量鉴定,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土地的价值。

二、分析题

9. 简述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答案】(1)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自然带水平地带性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地带性,以及一些影响范围较小的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表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产生地表热量分带。由于热量的不同又进一步引起大气运动、降水、土壤、植被等地带分异,导致各个地带的地表环境沿纬线延伸,产生南北向的变化。

②干湿度分带性:由于海、陆对太阳辐射的不同反响,导致大陆东西两岸与内陆水热条件及其组合的不同,具体表现为干湿度的差异,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逐渐减少,自然综合体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有规律的东西分化。

③垂直地带性:由于山地的水热条件随高度而变化,而导致气候、植被、土壤、自然景观等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按垂直方一向发生有规律的分异,山地的垂直带谱特征取决于山地所在的水平地带和山地的高度、走向等。在足够的降水条件下,纬度越低,海拔高度与相对高差越大,垂直带数越多,则垂直带谱越完整。

④其他一些影响范围较小的地域分异规律如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地貌部门与小气候引起的地域分异等。

10.现代气候干旱的分布,试分析原因?

【答案】(1)现代气候干旱的分布

现代干旱气候分布区域大致是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2)现代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

①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

②缺乏气压扰动。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一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 ,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

③缺乏潮湿气流。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

④局地下沉气流。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