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8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5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3

2018年郑州大学体育系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1

一、名词解释

1. 比赛法

【答案】比赛法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比赛偏重于竞争,往往是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

2. 学校课余体育锻炼

【答案】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只利用课余时间,教练员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不断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培养体育骨干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教育过程

3. 间歇法

【答案】间歇法是指在一次(组)练习后,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进行下一次练习的一种方法。

4. 学校体育

【答案】学校体育是指以增强学生体质、传递体育文化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它是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比较强的体育教育活动。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简答题

5. 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结构功能特点

【答案】(1)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

根据肌肉的色泽可将肌纤维划分为红肌和白肌两种肌纤维。如果再结合肌肉的收缩速度,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白、快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

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及代谢特征可将肌纤维划分为快缩-糖酵解型(VG ),快缩-氧化-糖酵解型(FOG )和慢缩-氧化型(SO )。

(2)不同肌纤维的特征

形态特征

a.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收缩蛋白,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快肌纤维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神经纤维较粗,其传导速度较快。

b. 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且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导致慢肌纤维通常

呈红色。慢肌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线粒体体积较大。慢肌纤维由较小的运动神经元支配,运动神经纤维较细,传导速度较慢。

生理学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由于快肌纤维的直径大于慢肌纤维,而且快肌运动单位中所包含的肌纤维数量多于慢肌运动单位,因此,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地大于慢肌运动单位。由于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体积大而且数目多,线粒体中有氧代谢酶活性较高,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毛细血管网较为发达,因而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潜力较大,其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而快肌纤维则易疲劳。

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氧化酶系统如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X )、苹果酸脱氢酶(MDH )和琥珀酸氢酶(SDH )等的活性都明显高于快肌纤维。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各种氧化酶)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一些重要的与无氧代谢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慢肌纤维,即其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6.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贯彻应注意那些事项?

【答案】(1)释义

适宜负荷原则是指根据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应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2)科学依据

人体适应规律。

根据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

(3)贯彻要点

负荷要逐渐增加。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训练水平,确定适度的训练负荷。要有节奏地、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负荷,并且大、中、小负荷相结合。

处理好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关系。

7. 什么是体育目的?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实现我国的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包括:

(1)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体育要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即学校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

(3)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育是创作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健康有益的精神产品。,从而有利于提高人的工作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人们在建设社会物质文明的失业中,发挥其潜能。我国经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体育事业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体育通过増进健康、增强体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际可能条件,控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体育应建立自我发展机制,加速体育产业化进程,逐步走向市场,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自身发展。

(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我国同时存在奥运会项目和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既有一定的国际性,又有一定的民族性,两者结合有利于国际交流。

(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坚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提高大众体育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大众体育的参与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提升大众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竞技体育的普及与提高

对于竞技体育的普及与提高,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8. 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提高的方式有几种?

【答案】(1)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主要是面向新教师进行的培训,一般由两个途径实现:

参加校外新教师脱产培训,通常由教师进修学校或师范院校来承担培训任务。

在校内由本校组织学习提高,如组织培训班或指定老教师传、帮、带等。

(2)教师教育机构集中培训(院校培训)

学位课程培训

学位课程培训是指通过参加学位课程学习进修,达到一定的学历或学位水准,获得相应证书。该模式主要是针对未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或学位的在职教师开展。

短期进修培训

短期进修培训是根据中小学教育发展需要而开展的培训活动。可依据培训目标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分为教师岗位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计算机全员培训、专题研究培训等等。

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与校情和教师工作紧密相连,培训结果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