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学位]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剥夺
【答案】对相对贫困内涵的拓宽部分做出规范的概念是社会剥夺。英国学者汤森最早将“相对剥夺”的概念用于定义与度量贫困。按照他的解释,“相对剥夺”是指社会上一般认为或风俗习惯认为应该享有的食物、基本设施、服务与活动的缺乏与不足,即因为缺乏资源而被剥夺了享有常规社会生活水平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机会和权利。
2.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3. 个别化
【答案】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
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
①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确定“这一个人,与“那一个人”的不同之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
②在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③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4. 专业自我
【答案】专业自我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工作时所表现的自我态度、情绪和专业价值观。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中不能只是盲目地去做,必须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使用“自我”,控制自己不适当的感受、态度与偏好,从而保持客观性并表现出良好的专业角色素养。
5. 非抽样误差
【答案】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外,由于其他各种原因而引起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存在
于各种抽样和调查中,而且不能通过增大样本量而得到控制。
非抽样误差的类型可分为:
(1)从抽样调查的环节来看,可分为:调查设计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调查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数据汇总和处理过程中引起的误差。
(2)按非抽样误差的来源、性质和处理方法不同,可分为:抽样框误差、无回答误差和计量误差。
6. 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答案】(1)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③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④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
7. 简单实验序列设计
【答案】简单实验序列设计不要求有控制组或控制组。首先,在多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干预,再在多个时点测量自变量的数值。如果干预前的因变量水平稳定,干预后的因变量水平变化且变化程度持续提高,就可认为干预达成一定效果。
8. 矫正社会工作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也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保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涵义:
(1)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
(2)矫正社会工作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一罪犯或违法人士提供的福利服务;
(3)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
(4)矫正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二、简答题
9.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
【答案】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主要包括: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职业前的预备,是一种职
业教育。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立场来看,一方面,要想保证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服务提供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水平; 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共同体的存在,也需要通过教育训练培养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共同体成员。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
社会工作是一个强调价值的专业,社会工作实践是一种道德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首先必须完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的训练。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
(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个总结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的提炼过程。这种总结和提炼体现于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
(4)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诊释
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将不可直接操作的理论转化为能够直接作用于实践过程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使之得以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应用。
(5)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强调价值观的专业,它要求专业人员遵守社会下作专业基本价值原则。如果一个专业人员的个人价值观长期不能与专业价值保持一致,就会导致专业人员的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的不断冲突,这不但会影响服务的有效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0.影响个案工作会谈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这里包括会谈前、会谈进行中及会谈结束后的有关事项。
(1)工作者的心理准备
尽管对资深的工作者来说,会谈的程序己是轻车熟路,但是,每次会谈前做心理准备都是必要的,对于新的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首先,工作者要清理自己的情绪,保证会谈是在自己良好的情绪状态下进行,如果自己有心事,应该或是转介给别的工作者,或是更改会谈时间; 其次,工作者应该对已经掌握的案主及其问题的资料进行详细的阅读和思考; 再次,尽可能地想到会谈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情况及其应对措施。
(2)会谈场所安排
不同服务机构的会谈场所的安排和布置,会因机构文化的独特性而呈现不同的风格,设施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情况下,会谈场所都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独立封闭的房间。半封闭或开放的场所不适合个案会谈。如在大的房间里以屏风隔出的空间里进行会谈会令会谈双方都缺少安全感。
②空间大小适宜。过大的空间会影响倾心地交谈,也浪费资源; 空间过小,影响空气流通,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