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督导
【答案】在录用新成员、承担新任务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对工作任务有深入而全面认识的机构领导者对其下属进行督导是必要的。督导的词义是指监督、控制和监视。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地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督导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督导被认为是传道授业,它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它具有行政、管理、教育和支持等功能。
2. 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小组期望的目标,对小组成员提供某种得以引起行为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引导他们的行为朝向小组目标所期待的方向发生转变。
3. 老年社会工作
【答案】老年社会工作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界定:
(1)狭义的老年社会工作,又称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方法,充分协助老年人解决生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专业老年社会工作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广义的老年社会工作,又称为老年人服务或老年人福利,泛指社会上一切有利于增进老年人适宜生活的社会服务活动。
4. 操纵
【答案】布雷格和施培特提出判断是否操纵的四个标准:谁受益、活动的目的、问题的实质和行动的性质。操纵行为包括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精心安排事实,小提供信息、夸大、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撒谎。避免操纵,小仅关系到专业的纯洁性,而且关系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正义性和道德责任。
华里提出了关于操纵必须满足的四个条件:
(1)如果A 不干预B 的生活方式,A 的选择或A 对这种选择的坚持力量将会完全不一样;
(2)A 限制B ,使B 做出特定的有利于A 选择的可能性增加;
(3)B 没有感觉到或不理解A 的影响;
(4)A 是B 的道德代理人,A 对B 的结构性取舍结果负有道德性的责任。
在这个定义上,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的咨询关系是被排除在“操纵”之外的。在公开的政治场合,操纵在道德上依然是不被接受的,虽然它在政治上受到辩护。
5. 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答案】(1)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 ②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③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④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
6. 社会变迁理论
【答案】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二、简答题
7. 简述认知/行为理论的局限性。
【答案】认知/行为理论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限制社工对案主问题的弹性反应或者说将案主标准化,消解了案主的独特性;
(2)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
(3)认知取向的治疗强调思维影响情感经验,忽视情感经验的重要性;
(4)认知治疗重视意识,忽视无意识;
(5)认知治疗是个人聚焦的,过分强调理性和客观性,是一种基于个人主义的科学方法,这势必受到后现代主义者的批判;
(6)行为取向的治疗重视行为的学习或模仿,但行为是在互动的场景下实现的,有时候在控制情景下,学习的行为模式在特定的生活领域并不一定有效;
(7)认知、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是复杂的,甚至是难以辨识的,而认知/行为的基本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对二者的交互作用的认识上,这可能是一个过于简单化的认识;
(8)认知/行为治疗不适用于那些缺乏汰知能力的人。
8. 如何理解个人与问题的分离?
【答案】(1)在社会工作视角中,个人与问题的分离有助于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服务案主。
(2)个人与问题的分离,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服务时,能避免因案主遇到的问题而对案主个人的能力产生怀疑。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坚信个人是有潜力的,案主对世界的认
知和解释与世界对案主所展示出的荒唐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反应之间的互动,是由社会过程所确立或放大的。这些观点解释案主的行为和问题而不谴责作为这些社会过程受害人的案主的有益方式。
(3)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秉持的核心的理念就是将个人与问题分离,始终把案主看作是具有多种能力和潜力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而无论他们可能或者事实上多么弱势、无能力、被贬低或自我毁灭。因此,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工作关系是以案主的特殊能力、资源和需求为前提,并支持案主或案主群,使日常生活更加有报酬性和在与他人的伙伴关系中施加共享的权力。这种伙伴关系的日的是鼓励案主在追求和巩固己经被提升的自尊、健康、安全、个人及社会权力等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他们自己的强项。一句话,焦点在于案主的能力和优势。
9. 简述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答案】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主要包括:
(1)分析技巧①了解社区结构、过程、资源、问题、需要; ②分析社会政策及社会问题; ③社区观察; ④街头访问; ⑤家庭访问; ⑥文献分析; ⑦访问社区领袖; ⑧社区调查。
(2)关系建立与维系技巧①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 ②街头谈话、家访、电话访谈; ③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 ④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
(3)动员及组织技巧①动员群众; ②发掘和培训社区领袖; ③居民组织的建立与运作、主持会议、组织行政事务; ④社会行动,包括记者招待会、群众大会、游说、请愿、谈判。
(4)活动程序设计技巧①策划活动、制定目标、宣传策略; ②调动资源、评估指标。
(5)行政管理技巧①文件资料处理; ②财务处理; ③计划、评估工作。
10.矫正社会工作通过哪些途径为受助者提供服务?
【答案】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主要有:
(1)司法审判前提供的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如家庭、经历等)和性格、犯罪行为的成因和性质等资料。
(2)监狱处遇中提供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人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人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
在监狱服刑人员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应以消除或减弱罪犯思想和行为上的负面因素、加强其与社会的联系沟通、以队复重建其社会功能为主要目标。具体工作内容包括:
①个案辅导。通过接待受助者、与之面谈,一方面了解其过去行为的性质、原因及当前思想状况,另一方面使其不满情绪得以宣泄,能较冷静地面对现实。先对收集到的罪犯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矫正方案。再根据个别化原则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