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38政治学原理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有哪些?

【答案】(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

(2)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

①家庭

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其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就是家庭。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 ②学校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结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确立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念、培养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方面,学校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③特定的政治符号

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中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尤其是对于人们的政治心理来说,它们更具有直观的反复刺激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应和定势。 ④政治实践

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比起政治社会化的其他媒介来,它更具有根本的意义。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政治成员正是通过政治实践来认识和理解政治的。

除上述所列主要的政治社会化媒介之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共同体、聚居区和同辈集团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起着维持和改变政治文化的作用。

2. 政治权力的本质。

【答案】政治权力是指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本质是:

(1)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权力。就既定的社会来看,在各种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社会的共同力量在常态下往往是大于其他力量并且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因此,通常的政治权力即是指这种社会公共力量。其所要实现的社会群体的共同要求,对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实现各自利益的行为的规约,构成了政治权力形成的共同利益基础。

(2)政治权力实际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

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3. 简要叙述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共同特征。

【答案】(1)与早期现代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总体特征表现为后发J 住:

①发展中国家由于启动政治发展的时期较晚,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

②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是一种被动型政治发展,即由于在现代化的历史卜属于晚来者而不得不具有某些特殊的发展逻辑。被动发展意味着缺乏自主的发展。

③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因素等也对政治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起点一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历史展开的,这些国家在国家地位、主权独立等方面曾受到巨大的冲击,这对独立后的政治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如缺乏民主、国家的非整合性、法治JG 乏等也会对该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作用。

(2)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

①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很明显。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面临着政治体系与整个社会体系的同时发展,而且由于这些社会的传统性较强、分化程度较低以及广大社会阶层的内在现代化推动力较弱,因此必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的干预性过程,政权为促进和调节社会动员而采取的政策,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②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所谓后发优势,体现为其借鉴性的特点。早发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盲目性,在探寻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些国家的军事化、殖民化道路就是这种代价的一种曲折反映。这在后发国家中得以避免。在政治发展的目标、方向上,后发国家可以参考早发国家,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体系。尤其能体现后发优势的是,早发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后发国家迅速建立稳定有效的政治体系,发挥应有功能的参考条件。

4. 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答案】(1)伴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政治参与也扩大了,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政治参与的水平也越高,自主性参与的比例也越大。大量的跨国的和纵向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①在一个社会中,政治参与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而变化。教育程度、收入及职业地位越高的人,他们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就越大; 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更多的人变成了政治上的参与者。

②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各种组织和协会成倍地增加以及大量的人参加这些团体。

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群体之间造成了某种紧张关系。新的团体的出现,威胁着现存团体的利益,结果,群体之问的利益冲突增加了,这种冲突又强化着群体意识,而这种群体意识又促使该群体采取集体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要求。

④经济发展需要和促使政府扩大其职能。政府职能的范围一方面受制于基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受制于经济发展。

⑤对于欧洲国家而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常是通过民族一国家的建构来实现的,例如德国的统一大大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日趋重要,个人逐渐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促使公民积极卷入政治活动,以支持国家存在的合法性。

(2)但是,现代化进程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参与水平并不必然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里,动员性政治参与的水平却很高; 而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里,政治参与的水平却很低,或者有些形式的政治参与水平高于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

①社会经济发展不是决定政治参与的唯一因素,社会结构和政治文化传统也起着重要作用。总体上看,民族性影响着政治参与,它显然独立于经济发展而出现。

②社会经济现代化使决策中心由传统社会的基层转移到更高一级甚至全国一级,减少了传统社会中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同时,经济发展意味着增加了个人社会流动,流动中的个人不会或没有机会参与政治。

因此,应该全面地看待社会经济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在某些时候,参与水平超前于发展程度,而在另一些时候,参与水平又落后于发展程度但从政治参与的发展方向看,它最终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

5. 政治参与分别与政治民主、政治秩序之间有着怎样的变量关系?

【答案】(1)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的变量关系

①与占代民主的权力结构不同,现代民主是建立在少数职业政治精英和占人口多数的民众分化的基础之上的,而民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参与途径对政治精英实施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基本内涵。通过政治参与,民众不仅可以表达对政府组成和政策的意愿或要求,使政府的各种行为以民意为依归,而且可以通过政治参与学习民主的知识、技能以及现代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公民精神。可以说,没有公民的政治参与,政治民主便无从谈起。

②政治参与对政治民主的促进作用

a. 政治参与必须是适度的。这里所说的适度只是相对于政治制度的承载能力而言的。

b. 政治参与应当具有尽可能高的社会代表性。政治参与的代表性意味着民众政治参与权利和行为的普遍性,它不仅应当体现在社会的阶级结构方面,还应体现在不同的地域之间。

c. 政治参与应当是组织化的。现代政治系统中,政党和政党体系在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动员和组织功能,是将政治参与纳入民主化轨道的关键力量。

(2)政治参与与政治秩序的变量关系

政治学者分别根据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路径,得出了以下两类有关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的关系模式:

①自由主义模式一一以K ·多伊奇、D ·勒纳、C ·布莱克、M ·李普塞等提倡现代化理论的学者为代表。根据美国的现代化经验,该模式认为,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度越高,政治体制对公民要求的反应就越灵敏,从而能够提高公民对政治系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后者直接关系到整个政治系统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