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922管理与运筹学基础之《管理学》考研冲刺模拟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阐述赫塞和布兰查德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举例说明该理论在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答案】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科曼首先提出,后山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予以发展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也称情景领导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1)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管理学者保罗·赫塞和肯尼斯·布兰查德提出的。

①基本内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补充了另外一种因素,即领导行为在确定是任务绩效还是维持行为更重要之前应当考虑的因素一一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它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下属完成任务时具有的相关技能和技术知识水平。心理成熟度是下属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一理论把下属的成熟度作为关键的情景因素,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水平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决定着领导者的成功。

②四种领导方式(见下图)

领导方式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论提出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这两种领导维度,并且将每种维度进行了细化,从而组合成四种具体的领导方式:a. 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定义角色,告诉下属应该做什

么、怎样做以及何时何地做。b. 推销型领导者(高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参与型领导(低任务一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领导者的主要角色是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一低关系)。领导者提供不同的指导或支持。

③评价

a.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把领导方式和员工的行为通过成熟度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周期性的领导方式;

b. 与菲德勒的权变理论相比,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更容易理解和直观。但它只针对下属的特征,而没有包括领导行为的其他情景特征。因此,这种领导方式的情景理论算不上完善,但它对于深化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①管理的本质是将人们组织起来完成目标的过程,管理具有科学性,一个重要表现在于管理者拥有了自己的方法和理论。这些理论是对人们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不仅仅可以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而且可以在公共管理中应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关于领导理论的一种方法总结,因此,从管理本质的角度分析,在公共管理部门是可行的。

②公共部门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相对于私营部门而存在的,旨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谋求公共利益和普遍福利的一套组织体系。两部门虽然性质不同,但是在公共部门中,也需要履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等管理职能,这些管理职能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探索实施领导职能的理论,不仅可以在私营部门中应用,在公共部门中同样是可以应用的。

③从领导生命周期的内容来看,它是根据工作任务、员工关系及下属成熟度确定领导风格的理论。在公共部门中,同样存在管理者采用何种领导风格的问题,这就需要根据工作任务、下属素质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因此,从内容上来讲,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公共部门应用也是可行的。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在公共部门应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公共部门不同于私营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它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应用领导生命周期时,还应该注意:

①公共部门的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此,应该对下属进行合理授权,允许下属在一定范围内处理工作。

②领导的管理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

③和私营部门相比,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难以测量,无论采取何种领导风格,管理者应该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绩效评估方法,以衡量部门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2. 管理学中有关商业道德的观点有哪些?

【答案】管理学中有关商业道德的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功利主义道德观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可能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

(2)权利至上道德观

权力至上道德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生存权、言论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保障权、工作权等)的前提下做出。其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权利; 消极的一面(主要是针对组织而言的)是,在强调个人权利时,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并演变为各人自私自利,任性放纵的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

公平观要求管理者按公平正的原则行事。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这种道德观在理论卜完全正确,但在实践中情况却十分复杂。

(4)社会契约道德观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它有很大的局限性。

(5)推己及人道德观

这是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在现实中,能体现其思想的有“己所小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却经常被讥讽为“书生气”,或“竞争不力”的垢病。

3. 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广泛,除法律规定的企业行为规范以外,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福利的企业行为都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之内。大体上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

努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创新,向社会提供更好、更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更美好。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并使职工随着本企业的成长而得到全面的提高。

(2)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

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广告用语、营销手段、售后服务、公关工作等,都应符合道德规范。

(3)社区福利投资

对企业所在社区或其他特定社区的建设进行福利投资,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老人院、住宅、公共娱乐设施、商业中心、图书馆等有关社区人民福利的一切设施的投资,均不应以赚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因为社区为本企业的发展已经作出了太多牺牲和贡献。

(4)社会慈善事业

对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福利设施及对由于特殊的天灾人祸所引起的一切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