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2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4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7
一、名词解释
1. 游戏
【答案】游戏是学前儿童喜欢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创造性反映现实的活动。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的活动,是幼儿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幼儿有目的、有意识、积极的反映活动,也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愉快的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事半功倍。幼儿园之所以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最容易获得全面发展。
二、简答题
2. 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答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因在于:
(1)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
(2)游戏有利于儿童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3)游戒有利于儿童智能的发展。
(4)游戏有利于儿童探索行为的发展
(5)游戏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6)游戏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7)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 液体守恒实验
【答案】液体守恒实验是考查儿童对等量液体盛在高矮粗细不同的容器中后容量的认识能力的实验。
“液体守恒”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水比原来杯子中的水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还是一样多?
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己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却
出现困难;8岁以后的儿童能够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维度的改变,水总量不变。所以,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没有达到守恒。
新近的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并用一些实验加以证明。
三、论述题
4. 小刘的儿子瞳睦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根据小刘的了解,儿子在幼儿园里的主要活动就是与其他小朋友“玩”,如玩“医院”的游戏、“过家家”的游戏等。儿子对在幼儿园的这种“玩”也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但是小刘却担心这种“玩”会浪费儿子学习知识的时间。小刘对此非常困惑。 如何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
【答案】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因为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同时,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游戏对幼儿心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是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2)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3)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4)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是自然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积极组织和正确引导。游戏不仅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名词解释
1. 最近发展区
【答案】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由此引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定义是指儿童己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操作定义是指儿童独立完成智力活动任务时表现的水平和在成人指导或在有能力的伙伴帮助下完成任务时所表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简答题
2. 简述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答案】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有:
(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 型关系
(3)游戏所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増加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3.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简述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皮亚杰认为,皮亚杰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要素进行了分析,将之归纳为四个基本因素即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1)成熟
成熟指的是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成熟。成熟的作用是给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必要条件。
(2)练习和经验
练习和经验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不同于社会性经验)的作用。皮亚杰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前者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如体积大小、物体重量等)。后者指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3)社会性经验
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⑷平衡化
这种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认知发展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平衡化的作用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