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所806环境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壤酸度
【答案】
土壤的酸度是指土壤中
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
和的浓度,可以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两大类。土壤的活表示。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性酸度又称有效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
通常用
2. 专性吸附/非专性吸附
【答案】专性吸附是指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 非专性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如砷,在土壤中砷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而被专性吸附,
当体系的升高时,
有利于砷的解吸。升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
3. 内分泌干扰物
【答案】
内分泌干扰物又称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它是一种外源性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摄入、积累等各种途径,并不直接作为有毒物质给生物体带来异常影响,而是类似雌激素对生物体起作用,即使数量极少,也能让生物体的内分泌失衡,出现种种异常现象。这类物质会导致动物体和人体生殖器障碍、行为异常、生殖能力下降、幼体死亡、甚至灭绝。
4. 半数有效剂量(浓度)
【答案】半数有效剂量(浓度)是指毒物引起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浓度)。数值越小,受试物质的毒性越高,反之,则毒性越低。半数有效剂量或半数有效浓度,若以死亡率作为毒作用的观察指标,
则称为半数致死剂量
或半数致死浓度
二、简答题
5.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
【答案】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性质如下:
(1)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平衡比值称为亲水性
(2)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的相对位置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亲水基团在分子中间者比在末端的润湿性能强。
(3)表面活性剂分子大小对其性质的影响
同一品种的表面活性剂,随疏水基团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溶解度有规律地减少;而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能力有明显地增长。
(4)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对其性质的影响
具有不同疏水性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其亲脂能力也有差别。可表示如下:
6. 简述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
【答案】(1
)多氯联苯的来源
可作为变压器和电容器内的绝缘流体;在热传导系统和水力系统中作介质;在配制润
滑油、切削油、农药、油漆、油墨、复写纸、胶粘剂、封闭剂等中作添加剂;在塑料中作増塑剂。
(2)多氯联苯的分布
由于多氯联苯挥发性和水中溶解度较小,
故其在大气和水中的含量较少。由于
物所吸附,故在废水流入河口附近的沉积物中
,
可从水中快速吸收
在
其富集系数为含量可高达通过食物链的传递,
鱼体中易被颗粒的含量约
水生植物通常范围内(湿重)。在某些国家的人乳中也检出一定量的
7. 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是什么?【答案】三种主要温室气体分别是:
(1)水蒸气
大部分的自然温室气体是水蒸气,它导致了地球上约的温室效应(不包括云);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韩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温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约占的温室效应,矿物燃料的燃烧是大气中
的主要来源。同时,地
三、论述题
8. 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过程。
【答案】(1)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
主要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通过挥发进入大气,然后经干、湿沉降转入湖泊和海洋。
转入水体的极易被颗粒物所吸附,沉入沉积物,使大量存在于沉积物中。虽然近年来
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但沉积物中的
(2)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转化
PCBs 由于化学惰性而成为环境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它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是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光化学分解
多氯联苯分子的共轭平面几何结构,在受光激发后,氯原子的空间效应破坏了联苯的平面结构,使其激态分子变得不稳定,邻位碳氯键断裂后,恢复了联苯分子的共轭平面结构,故邻位碳氯键优先断裂。
的光化学分解反应与溶剂有关,加用甲醇作溶剂光化学分解时,除生成脱氯产物
外,还有氯原子被甲氧基取代的产物生成,而用环己烷作溶剂时,只有脱氯的产物。此外,
光化学分解时,还发现有氯化氧芴和脱氯偶联产物生成。
生物转化
经研究表明,的细菌降解顺序为从此可以看出从
不易被生物降解。有研究认为,的生
数越多,也就是含氯原子数单氯到四氯代联苯均可被微生物降解。高取代的
量越少,越容易被生物降解。仍然是今后若干年内食物链污染的主要来源。物降解性能主要取决于化合物中碳氢键数量。相应的未氯化碳原子
9. 试比较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答案】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如下:
(1)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原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