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云南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外国新闻传播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互联网络的问题和管理措施。

【答案】(1)网络传播现存的问题

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后果,最为突出的有:

①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检查控制的情况下在网上传播信息,因而为有害信息的传播带来极大的方便。

特别在一些非正规的网站、网页或个人传播活动中,各种信息泥沙俱下,良芳混杂。这些都严重污染着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为不利。

②网络传播具有很强的自由度,发布的言论不易查究责任,因而很容易出现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网络服务商为了管理或个性化服务的需要,一般都要求消费者登记自己的有关情况,这里也往往存在收集和使用不当的问题,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③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上行为不像现实世界中那样可触可摸、有据可查,因而也为某些刑事犯罪带来了可乘之机。

(2)对网络传播的管理措施

①美国

1978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就率先通过了《佛罗里达计算机犯罪法》。该法规涉及了侵犯知识产权、侵犯计算机装置和设备、侵犯计算机用户权益等问题,并作出了种种规定。随后,美国共有47个州相继颁布了计算机犯罪法。

198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禁止利用电子计算机犯罪法》。1987年,国会批准成立国家计算机安全技术中心,并制定了《计算机安全法》。

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要求,色情邮件须加标注,使得用户可以不打开邮件直接将邮件删除; 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可以起诉滥发垃圾邮件者,并提出索赔要求。

2000年4月美国贸易委员会制定《儿童网上保护法》。该法规定商业网站收集年龄在13岁以下少年的个人信息以及这些未成年人进入网上聊天室时必须得到其父母的同意。

②德国

在德国,政府明确表示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色情和宣扬新纳粹思想的场所,强调要防止互联网络受到“污染”,要求经营联网业务的企业承担义务,使青少年免受不良信息的危害。

1997年8月,德国制定的《信息和通讯服务法》正式实施。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对互联网空间

的行为实施全面的法律规范的专门立法,法案确立了传播自由和责任并重的原则。

③英国

英国在1996年以前主要依据《黄色出版物法》、《青少年保护法》、《录像制品法》、《禁止泛用电脑法》和《刑事司法与公共秩序修正法》来惩处利用电脑和互联网络进行犯罪的行为。1996年9月23日,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网络监管行业性法规《3R 安全规则》。

④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在1996年3月颁布了有关网络的管理条例,要求提供联网服务的公司对进入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监督,以防止传播色情和容易引发宗教及政治动荡的信息。1996年7月,新加坡广播管理局依法对互联网络实行管制,宣布实施分类许可证制度。

⑤韩国

在韩国,为了加强对信息通信网的管理,政府的情报通信部2001年出台了《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和确立健全的信息通信秩序》的法规。

⑤国际1996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互联网有害和违法信息通信》和《在新的电子信息服务环境中保护未成年人和人的尊严》绿皮书。

从1998年起,泛欧组织欧洲委员会决定由欧洲犯罪问题委员会下属的网络空间犯罪专家委员会负责起草《网络犯罪公约》草案,美国也参与了起草。这是国际社会第一个正在草拟的有关计算机系统、网络或数据的犯罪行为的多边协定。

2. 简述杰斐逊的新闻自由观。

【答案】(1)杰斐逊简介

托马斯·杰斐逊是《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资产阶级革命家。在西方新闻自由发展史上,杰斐逊是资产阶级统治者中第一个企图把民主国家学说和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付诸实施的政治家。在执政时期,他促成了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美国的新闻自由传统得以确立。他最为广泛流传的名言是“如果由我来决定选择一个没有报纸的政府,还是要没有政府的报纸,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2)杰斐逊对新闻自由观的表达

①世界上每个政府都有人类的弱点和腐化堕落的胚芽,为了防止政府蜕化,必须由人民来监督。为了防止犯错误,须通过报纸让人民充分了解公共事务。虽然他们有时也会被引入歧途,但将会迅速纠正自己。

②民意是政府存在的基础,要向人民提供关于它们自己事务的全部情况,并且力争做到使这些报纸深入到全体人民之中,而不是在政治贵族中传播信息。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民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

③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是一致的,正派的政府不会被言论打倒,决不能限制出版自由,除非对公民的名誉造成损害。人权法案没有明确宣布言论自由,实在是令人不能容忍的疏漏,必须在今后的立法中予以纠正。

④他要求新宪法应该包括一个声明,即联邦政府将永远不限制报纸发表任何它们高兴发表的东西; 也不减轻出版商对于所发表的错误事实承担的责任。对诽谤不必恐惧,说实话就不是诽谤,即使纯粹的诽谤,也有人民做出公正的判断。

⑤有关新闻自由的社会功能。杰斐逊认为离开了对新闻出版自由的保障,就无其他自由的保障可言,当公众舆论允许自由表达时,其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没有监察官就没有政府,但是,哪里有新闻出版自由,哪里就可以不需要监察官。因此,在其执政期间,他对报界表示了前所未有的宽容,并确立了报界独立于政府的特殊地位。

3. 在《民呼日报》被查封后,于右任在上海法租界创办《民吁日报》,其“民吁”二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于右任与《民呼日报》

101909年5月,于右任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报纸革命色彩鲜明,内容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

②当时甘肃一带发生灾荒,该报将官吏侵吞救灾l}款的情况披露报端,并为救助西北灾民发起贩灾捐款活动,引起陕甘代理总督毛庆藩的嫉恨。毛串通上海道和租界当局,反诬于右任贪污贩款,8月2日拘捕于右任,9月8日判其“逐出租界’夕。《民呼日报》也于8月14日被迫关闭。

(2)《民吁日报》的创立

于右任出狱后,利用原来的机器设备,于1909年10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以下三层含义:

①“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

②“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

③表明不准“大声疾呼”,那就暂且“长吁短叹”罢。四、论述题(20分)请结合现实论述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答: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①新闻事业具有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新闻媒介通过大量的新闻、评论、广告,把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庞杂的信息呈现给受众,为受众的决策提供依据。

②新闻媒介通过新闻选择和议题设置,构筑起虚拟的媒介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媒介环境与真实环境并不一定相等,从而有可能为受众提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

(2)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①新闻媒介具有进行宣传,整合社会的功能,媒介不仅将个人与社会连结起来,而且通过广泛的报道与宣传,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彼此的了解与交流。

②新闻媒介为受众营造的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现实,新闻媒介的出现,使得大量亲身传播为通过媒介的大众传播所取代,人们与世界的联系表面上加强了,实际上却忽略了和身边的人的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