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平稳的发展,以及中国天空开放进程的加速,中国民航业潜在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已吸引众多国际、地区航空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市场。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国民航管理体制也相应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了以往国有资本一统江山的局面,积极吸纳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使得中国中小民航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在竞争激烈的民航业,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对手,中国中小民航企业如何立足并选择自己的发展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业界讨论的焦点。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航业内两种基本的运营模式,即全球网络化运营和低成本运营模式,着重分析了美国西南航的成功案例,并结合中国中小民航企业的客观实际,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中国中小民航企业的外部全球竞争环境和中国民航业的行业环境以及中国中小民航企业的内部资源能力进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解答了一直以来困惑业界的问题,并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中小民航企业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民用航空市场上立足并谋求发展,就不能简单照搬国外两种运营模式的做法,而应该结合中国国情与实际,积极发掘和利用市场潜在的机遇与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长,避免与三大航空集团以及国外航空巨头正面冲突,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开发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的运营模式,进而开辟出一片隶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蓝海”。结合目前中国中小民航企业的典型代表:深圳航空和金鹿航空的成功案例,并根据未来中国民航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为中国中小民航企业提出如下可行的发展模式:1、“改良”的低成本运营模式;2、“航空+旅游”的运营模式;3、 支线航空的发展模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