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17生物学综合Ⅰ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受体介导的胞吞。

【答案】受体介导的胞吞是指通过膜中的受体蛋白专一性地与胞外配体结合,并吞入细胞的现象。

2. 羊膜动物。

【答案】羊膜动物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其特征是可以进行体内受精,进行胸式呼吸。它包括:爬行纲动物,鸟纲动物,哺乳纲动物。

3. 荧光和磷光。

【答案】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光子形式释放能量。荧光是指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磷光是指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

4. 核纤层。

【答案】核纤层是指核被膜内面由纤维状蛋白构成的一层网络结构,对核被膜起支撑作用。组成核纤层的纤维状蛋白是核纤层蛋白。

5. 适应。

【答案】适应包含两方面的涵义:生物的结构都适合于一定的功能;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延续。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6. 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7. 趋同进化。

【答案】趋同进化是指不同的生物,包括亲缘关系很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条件相同的环境中,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且形态相似的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的现象。

8. 反射弧。

【答案】反射弧是指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中间神经元及突触连接)、传出神经元、效应器5个环节。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

二、填空题

9. 横隔膜升降引起的呼吸动作称为_____呼吸。

【答案】腹式

10.水及无机盐离子由植物根的表皮进入到根的中部_____ (内皮层之外)的主要有两条运输途径:_____途径和_____途径。

【答案】凯氏带;质外体;共质体

11.叶片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_____运输到植物体利用和贮存产物的部分。

【答案】初皮部筛管

【解析】用出现带有标记标记供给植物,追踪其光合作用的产物,发现在靠近叶的茎初皮部中很快的糖,证明植物叶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由韧皮部运输的,运输管道是韧皮部的筛管。

12.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_____和_____变异。

【答案】整倍性;非整倍性

13.植物有两个输导系统,分别是负责运输的_____和负责运输_____的_____。

【答案】水分及无机养料;木质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韧皮部

【解析】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又称输导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组织,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两部分。木质部,主要运输水分和溶解于其中的无机盐;軔皮部,主要运输有机营养物质。

14.动物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类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多细胞的基本结构单位。分为_____、_____、_____和神经组织4种。

【答案】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解析】动物组织是在胚胎期由原始的内、中、外三个胚胎层分化而来的,根据其起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共同特性,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15.编码20种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有_____种。

【答案】61

【解析】mRNA 上四种核苷酸能构成

是多肽合成的终止密码种密码子。其中,有3个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其余的61种密码子为氨基酸密码。除甲硫氨酸和色氨酸外,一个氨基酸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密码子决定。

16.受精时精子发生_____反应,从而穿过卵黄膜;精子进入卵子后,卵子质膜发生去极化,同时卵子发生_____反应,形成受精膜,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子。

【答案】顶体;皮层

17.

人群中少数人的血型为

【答案】阴;无

18.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与下个神经元的_____接合形成__________,这个部位受生物电刺激主要产_____生出使生物电继续往下传。

【答案】突起或胞体;突触;神经递质

_____性,其血浆中_____相应的抗体存在。

三、简答题

19.抗体是怎样对付细菌和病毒的?

【答案】(1)抗体是通过沉淀和凝集对付细菌和病毒的。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但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Y 形,至少有2个结合点。一个抗原分子常有多个能与抗体结合的部位,即常有多个抗原决定子。因此,一个抗体可和2个以上抗原结合,而一个抗原则可和多个抗体结合。

①抗原分子是可溶蛋白质时,抗体结合抗原分子使其失去溶解性而沉淀;

②抗原分子位于细胞上时,抗体结合抗原分子使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如血液凝集;

③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可长大形成吞噬能力强大的巨噬细胞。免疫反应刺激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将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吞噬作用)。至此,侵入的抗原分子被彻底清除。

(2)补体反应。补体系统(简称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和组织液中的一类不耐热的具有酶活性的一组蛋白质,分别称为B 因子、D 因子等。此外,还包括许多调节蛋白分子。对于细菌等细胞性质的抗原,只依靠抗体的作用往往不能消灭,必须在补体产生的孔道复合体嵌入病原体的细胞膜后,使病原体死亡。补体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活性。只有在发生了免疫反应之后,或在细菌等抗原的直接刺激下,才陆续被激活。激活过程十分复杂,其终产物是使细菌等抗原外膜穿孔而死亡的孔道复合体。

(3)K 细胞(杀伤细胞)的激活。抗体还促进杀伤细胞的活跃。K 细胞的细胞表面具有免疫球蛋白G 的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K 细胞的表面受体能和抗原表面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自身活化,释放细胞毒素,杀死抗原。这种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除K 细胞外,巨噬细胞以及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同样也可被抗体激活,杀死抗原。

20.请以引起的HIV 为例说明病毒的增殖过程。

【答案】HIV 是一种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相关疾病的逆转录双链RNA 病毒,HIV 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艾滋病产生。病毒的增殖过程大致包括5个阶段:吸附,侵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