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初步成熟的标志是( )。
A. 延迟满足
B. 延迟模仿
C. 认生
D. 对胎教音乐有反应
【答案】B
【解析】12个月以后的婴儿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2. 下列关于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AT )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被试可以自选测量模型
B. 被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C. 被试可以自选试题
D. 被试接受的试题会有所不同
【答案】D
,将项目按难度等级排定顺序,【解析】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ATs )
如果受测者在某一难度标准上答对了几道题,则测验程序就会自动将其带到更高难度的项目测验中,由电脑程式最终可以认定受试者所处的难度等级。这种方法缩短了整个测量时间。
3. 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
A. 书面言语
B. 内部言语
C. 对话言语
D. 独自言语
【答案】D
【解析】根据人类的言语活动,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是用来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言语,表现为外显的、他人看得见或听得见的语音或文字符号的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个体以文字形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言语。对话言语是指由两个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的言语活动。独白言语是指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讲演、授课、作报告等,都是独白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伴随个体思维活动和感情的不出声的言语。根据题意,
演讲是由个人独自进行并完成的言语活动,它要求连贯、前后呼应、语法结构严谨、完整。具有逻辑性,这样才能系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4. 独白语言属于( )。
A. 对话言语
B. 书面言语
C. 外部言语
D. 内部言语
【答案】C
【解析】独白言语属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属于外部语言。
5. 有10道题是非题,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判断一个被试是否因猜测因素答对,他至少应正确回答的题目数是( )。
A.5
B.6
C.7
D.8
【答案】D
【解析】二项分布在心理与教育研宄中,主要用于解决含有机遇性质的问题即指在实验或调查中,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猜测而造成的。根据计算,本题答案为D 。
6. 抽样的基本原则是( )。
A. 随机化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概括化原则
D. 等距化原则
【答案】A
7. 强调前后学习的情境相似性对迁移效果影响的理论是( )。
A. 经验概括说
B. 共同要素说
C. 关系转移说
D. 结构匹配说
【答案】B
【解析】相同要素是指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而经验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认为迁移更多的是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关系转移说认为迁移产生的实质是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结构匹配说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
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
8. 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 强、不平衡
B. 强、平衡、灵活
C. 强、平衡、不灵活
D. 弱
【答案】B
【解析】强、不平衡对应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黏液质,弱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抑郁质。
9. 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 )。
A. 基因
B. 合子
C. 染色体
D.DNA
【答案】A
【解析】基因是DNA 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10.概念学习中的变式是指( )。
A. 变更教学组织方式
B. 变更言语表达方式
C. 变更概念的本质属性
D. 变更正例的无关属性
【答案】D
【解析】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而形成的表现形式。
二、简答题
11.根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如何进行品德培养?
【答案】(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人的社会行为包括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论。他提出,道德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强调模仿与观察在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惩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作用。即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他称这一现象为观察学习,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这种观察学习形成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