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904发展心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皮亚杰说“青年期的情感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冲动,虽然往往为人们所描述,但是他们总是没有理解到这些冲动是由思维形式的变化所决定的。”试述前青年期(11、12岁〜14、15岁,也叫少年期)的思维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它对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青年前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

(1)青年前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

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个体在问题情境面前,采取新颖、独特的对策去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品质。青少年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少保守性,常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与他们求异思维的迅速发展有关;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青少年思维批判性的增长表现在不愿意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思想、态度及意见要进行审查,并对此持怀疑和批判态度;还表现在开始严肃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能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想;也表现在热衷于探讨那些星辰运转、生命起源等宏观问题,表现出一种不愿盲目生活的人生态度。

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青少年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具体表现为:狂热的明星崇拜;分析问题常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在思想上缺乏严谨性及全面性,对一些问题的处理虽有新意,但不准确。青少年思维的表面性表现在,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去,尤其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价往往失之表面化。

③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青少年虽然早已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由于这个年龄段个体的自我意识过于高涨,他们有时不能区分自己所关心的焦点与他人所关心焦点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如下:青少年在心理上制造出一些“假想的观众”;在青少年的心里也有个“虚构的自我”,常常夸大自己的情绪感受,在分析和评价事物时也带有主观色彩。

(2)青年期个体思维形式发生的变化对其心理发展,特别是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少年期的这些思维变化特征对他们的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比如,他们表现出来的反抗行为,对问题认识的固执、偏见直接影响到个性的形成,影响到他们和父母、教师、同伴等的关系,也制约他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判断。同时,这种逆反心理大都具有危害性,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

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逆反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

2. 请阐述你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的特殊性的认识。

【答案】发展心理学是专门研宄个体心理如何随着个体年龄的増长而发展变化的,这就决定了其研宄具有特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是一个特殊的自变量

,但它是一个不可以在发展心理学研宄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量(即独立变量)

进行人为操纵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作。正由于此,发展研宄在得出结论时,不能将因变量的变化完全归于年龄。即使对年龄变量本身,也要作全面分析。因为发展心理学研宄的年龄变量有历法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被试自己或他人知觉的年龄等多种变量。

(2)研宄对象的年龄跨度大

发展心理学研宄的特殊性还表现在它的研宄对象的年龄跨度很大,从新生儿到老年,都是发展心理学的研宄对象。由于年龄的差距,在研宄方法学上和具体研宄方法的选择上需要考虑不同方法的年龄适应性。

(3)发展心理学的研宄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种主客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可能造成事先不能预期的无关变量的产生,使研宄的问题或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研宄的科学性。同时,发展心理学的研宄对象都是有思想、情感、意志及特殊的气质、性格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心理发展研宄者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而

且还从道德、伦理以及人道的角度考虑,由此必然造成对研宄对象不能严密控制或操纵的特殊性。

3. 简述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过程。

【答案】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所著的《儿童心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9世纪之前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的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发展研究的促进,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2)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此外,继普莱尔之后,有一些先驱者和开创者,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纳,德国的施太伦等,都以他们各自的成就,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3)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著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等;一些著名心理学家也相继出现,如

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法国的瓦龙等,这个时期儿童心理学已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的时期。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原来的学派,有的影响逐渐减小,如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以及格式塔学派;有的则以新的姿态出现,如比纳、西蒙的测量学说;有的学派在革新后,仍具有很强的势力,如新精神分析、新行为主义等。二是在具体研究方法上的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研究方法的不断现代化,发现了许多关于儿童发展的新事实,从而丰富了儿童心理学的理论。

4. 胎儿的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有哪些类型?这些主要物质基础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型

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型包括:神经元、神经系统、反射机能。

(2)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作用

①神经元的作用

一个发育完全的大脑大约具有上亿个神经元,而那些神经元都是在出生前分化的,发育中的胎儿大脑必须平均每分钟产生上万个神经元。大脑皮质神经元从脑室表面通过中间带,迁移和发育成大脑皮质的细胞。其作用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

②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在孕3周(胚胎只有15毫米长)时即开始形成。到妊娠第8周末,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已基本形成。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③反射机能的作用

3个月的胎儿已经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其他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反射机能的发展为胎儿的生存与适应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许多无条件反射常用来作为新生儿神经发育测查的指标。

5. 图A 、B 、C 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