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中国税制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源税
【答案】资源税是以单位或个人开发利用的国有矿山资源和盐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我国的资源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从事应税矿产品开采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课征的一种税。
2. 综合所得税
【答案】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多采用累进税率。这种税制较为充分考虑了纳税人的总体负担能力,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需要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
3. 关境
【答案】关境是一个国家的关税法令完全实施的境域,故关境又称税境。一般而言,关境与国境是一致的,但两者不完全相同。当一个国家存在自由港、自由区时,国境大于关境。进入设在一国境内的自由港、自由区的货物免征关税,但该国仍具有对自由港、自由区的管理权。当存在关税同盟时,几个国家组成一个共同的关境,实施统一的关税法令和海关进出口税则,此时关境已超出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范围。
二、简答题
4.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营业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纳税人以2个月或者2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5日、20日或者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扣缴义务人解缴税款的期限,依照以上规定执行。
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纳税期限为1个季度。
5. 印花税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一种具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凡在中国境内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照印花税法有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印花税具有如下特点:
(1)征税面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逐步建立和健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依法书立各种凭证已成为普遍现象,为印花税提供了广泛的财源。印花税的应税凭证共有5大类13个税目,涉及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
(2)税率低,税负轻。印花税最高税率为千分之四,最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按定额税率征税的,每件5元。与其他税种相比,印花税税率确实要低得多,其税负也要轻得多,易为纳税人所接受。
(3)纳税人自行完税。印花税主要通过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购花、贴花并注销或画销完成,即“三自”的纳税办法:
①纳税人在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发生纳税义务的同时,先根据凭证所载计税金额和应适用的税目税率,自行计算其应纳税额;
②由纳税人自行购买印花税票,并一次足额粘贴在应税凭证上;
③由纳税人按《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已粘贴的印花税票自行注销或者画销。至此,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才算履行完毕。
6. 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由于消费税的纳税人包括生产(含自产自销、自产自用)、委托加工、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计算应纳税额时可能遇到的情形主要有四种,相应地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1)生产者自产自销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①未用已税消费品作为中间投入物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对纳税人自产自销没有使用已税消费品生产的应税消费品,在确定其本期计税销售额或计税销售数量后,直接套用上述公式计算消费税应纳税额。
②用已税消费品作为中间投入物生产的应税消费品。计算纳税人自产自销的使用已税消费品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时,应扣除所用已税消费品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由于某些应税消费品是用外购、委托加丁已缴纳消费税的应税消费品连续生产出来的,在对这些连续生产出来的应税消费品计算征税时,允许扣除外购、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
(2)生产者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如果是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如果是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和其他方面消费的,则在移送使用时纳税。计算应纳税额时,一般以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为计税依据;如果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则可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计税依据;如果是用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作为原材料生产的,所用外购或委托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已缴纳的消费税税款也准予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3)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于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受托方在交货时已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委托方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对于实行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消费品,应按纳税人收回的应税消费品数量和规定的单位税额计算应纳税额;对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应税消费品,应区分受托方有无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同类的消费品销售价格,按前述规定相应确定计税销售额,然后依据规定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4)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于从量定额征收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其应纳税额计算方法与非进口的同类应税消费品的应纳税额计算方法相同。对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的进口应税消费品,其应纳税额应按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但是,如果纳税人申报的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海关)将按照核定的计税价格计算应纳税额。
7. 营业税的起征点是怎样规定的?
【答案】营业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201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中规定,营业税起征点的幅度如下:
(1)按期纳税的,为月营业额5000~20000元;
(2)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营业额300~500元。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税务局应当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纳税人的营业额未达到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营业税起征点的,免征营业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营业税。
8. 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在纳税义务上有何区别?
【答案】(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划分的标准:我国税法采用了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来判定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①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
a.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即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