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教育研究方法演进的主要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趋势表现在:

,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

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

(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

(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2. 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答案】文献检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这里仅介绍几种基本方法。

(1)顺查法

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一般可以查全。查时可以随时比较、筛选,查出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貌。此法多用于范围较广泛,项目较复杂,所需文献较系统全面的研究课题以及学术文献的普查。

(2)逆查法

与顺查法正好相反,逆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这种方法多用于新文献的搜集,新课题的研究,而这种课题大都是需要最近一个时期的较新论文、专著,不太关注历史渊源和全面系统,易漏检。

(3)引文查找法

又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这种回溯过程往往会找出有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丰富的原始资料。缺点在于查得的文献资料受原作者引用资料的局限性及主观随意性影响,资料往往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因此,

要注意文献的可靠性。

(4)综合查找法

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人类历史源远流长,各种教育资料浩如烟海。因此正确的检索资料方法应达到四点要求:

①准,高的查准率。

②全,高的查全率。搜集的资料小仅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既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既有中文的也有外文的,既全面又系统。

③深,占有情报的多样性及内容的专深。

④快,要迅速。一个准确度高、有价值的情报资料,如果检索速度慢了,耽误了时机,就会失去它的应有价值。要在准、全、深基础上做到快,就要学会利用各种类型的检索性工具书。

检索性工具书是比较完备的汇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按照特定的方法加以编排,内容比较概括,以供检索文献线索时查找的图书。不仅提供准确的资料,而且提供经过筛选和条理化了的文献出处和内容线索。工具书数以万计,仅辞典80年代以来就有两千多种,书目索引10万多条。常用的检索性工具书有:书目、索引、文摘、传记资料等。也包括辞书、百科全书、年鉴及手册。

3. 简述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案】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所述:

(1)教育调查报告

一般而言,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共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①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②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必须交待清楚调查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

③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教育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一般有两种写法: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

④结论和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结论必须客观、真实。提出的观点、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全面地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⑤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的编制要防止杂乱和过于简单。

(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结构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

①题目

题目是研究报告的主题思想。题目要简练具体,能准确、清楚地呈现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实验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指明所研究的主要变量,使人对研究问题一目了然。

②前言

前言是研究报告的正文开头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表明研究的目的;通过对有关文献的考察,说明选题的依据,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趋势;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理论框架。前言的文字要简洁明了,字数不宜太多,表述要具体清楚。

③方法

该部分要阐明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便于人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加以评价鉴定。该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a. 研究课题中出现的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b. 被试的条件、数量、取样方法;c. 实验的设计,实验组与控制组情况,研究的自变量因素的实施及条件控制等;d. 实验的程序,通常涉及实验步骤的具体安排,研究时间的选择;e. 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方法部分的结构应周密,条理要清楚,用词要准确明白。

④结果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要求简要地说明每一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a. 基本内容包括:第一,对研究中所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用统计表、曲线图结合文字进行初步整理、分析;第二,在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基础上,采用一些逻辑的或统计的技术手段,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或结论。

b. 结果部分撰写的要求:第一,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第二,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三,资料翔实,层次清晰,前后连贯,文字准确简明。

⑤讨论

讨论是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和意义评价。研究者根据研究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分析思考,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a. 讨论的作用:第一,从理论上加深对研究结果的认识,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对结果中不够完善之处进行补充说明,从而为得出结论铺平道路。

b. 讨论的基本内容:第一,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证;第二,对本实验研究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