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经义述闻》看王引之的训诂方法

关键词:王引之 《经义述闻》 假借 训诂

  摘要

摘要 有清一代,朴学发展蔚为大观。乾嘉时期的“段(玉裁)王(念孙)之学”可谓是清代朴学的中流砥柱。 高邮王氏的主要作品世称“高邮王氏四种”(包括王念孙的《广雅疏正》和《读书杂志》,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和《经义述闻》)是代表清代训诂学最高水平的著作。长期以来,一些学者给《经义述闻》一书以极高评价。本文试图通过近两年来对《经义述闻》一书浅薄的考察,对《经义述闻》及王引之在此书中所使用的有很大影响的科学的训诂方法作一个大致的介绍,以使世人对《经义述闻》的价值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概括介绍《经义述闻》一书的主要内容,一些学者对它的评价及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的写作目的。
第二部分,具体讨论王引之《经义述闻》中破假借时所使用的训诂方法。王氏父子深刻地认识到声音与文字的关系,提出了“训诂之旨,存乎声音”等一系列重要观点。王引之以此为指导思想,利用音同音近和声符等法来证明古书故训中的假借现象。这对后代研究假借现象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同时笔者也指出王氏破假借时的一些失误之处,如利用古音知识时施用过宽,将读音上不具备假借条件的字也误认为是假借字,或将古今字、同源字等误当作假借字。
第三部分,说明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一书中是正古书故训时,是如何利用语法、修辞等知识的。如他利用语法中的构词方式、词的组合能力,修辞中的互文、对文等方法成功地是正了大量古书故训。同时,本文也指出了王氏在是正古书故训时的个别失误。如概念混淆,他用“连文”这一说法既指代了古人的一种构词规律,又指代了古人的行文方式。
第四部分,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重申了王引之在破假借和是正古书故训时所使用的主要训诂方法是科学可行的,最后指明王引之善于发现问题,不盲从古人,广集证据以求确诂的精神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