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871控制工程基础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若系统的所有开环零点和开环极点均位于8平面的左半平面,则该系统为( )。
A. 闭环系统 B. 开环系统 C. 时变系统 D. 最小相位系统 【答案】D
【解析】如果控制系统的所有极点和零点均位于s 左半平面上,则称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2. 惯性环节的单位冲击响应的拉氏表达式是( )
【答案】B
【解析】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函数拉氏表达式为:
单位冲击函数复域表达式为:
则响应
3. 若要求在不降低原系统频带宽的前提下,增大系统的稳定裕量,则可采用( )
A. 相位滞后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顺馈校正 D. 提尚増益 【答案】B
【解析】采用超前校正可以増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和频带宽度,提高了系统动态响应的平稳性和快速性。
4.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A. B. C. D.
_
第 2 页,共 68 页
则其相角裕量=( )
【答案】A
【解析】相角裕度为:
5. 如果系统的状态处于某一极限环上,此极限环是稳定的极限环的条件是( )。
A. 系统能回到该极限环
B. 系统振荡离开此环到相邻的环上 C. 系统振荡收敛于原点 D. 系统振荡发散到无穷远处 【答案】A
【解析】根据稳定极限环定义:当
时,起始于极限环内部或外部的相轨迹均卷向极限环。
所以任何微小扰动使系统的状态离开极限环后,最终会回到这个极限环。
6. 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则使系统状态完全能控能观的参数a 的取值为( )。
【答案】A
二、填空题
7.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P-R, 其中P 是指_____,Z 是指_____, R 指_____。
【答案】开环传递函数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 平面的开环极点个数);;闭环传递函数中具有正实部的极点的个数(或:右半S 平面的闭环极点个数,不稳定的根的个数)奈氏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1,J0)整圈数。
8.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信号的类型可分为_____系统和_____系统。
【答案】连续;离散。
【解析】针对系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类别,系统可分为连续和离散系统。
9. 当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_____型以上的系统,才能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
【答案】I 。
【解析】当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
10.相平面的概念:_____。
【答案】设一个二阶系统可以用常微分方程取
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零。
1来描述。其中的
描述。如果
线性或非线性函数。在一组非全零初始条件下,
系统的运动可以用解析解
构成坐标平面,则系统的每一个状态均对应于该平面上的一点,则这个平面称相平面。
第 3 页,共 68 页
11.一阶惯性环节
【答案】
的过渡过程时间
_____
三、简答题
12.系统校正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简单分析叙述之。
【答案】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控制系统的校正可以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串联校正环节和原系统直接连接,其频率特性直接和原系统的频率特性相加,串联校正对参数变化敏感、简单易用。
反馈校正利用反馈校正装置包围待校正系统中极不利于系统性能的环节,形成局部反馈回路,在局部反馈回 路的开环幅值远大于1的条件下,局部反馈回路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忽略被包围的部分,从而 使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提高系统 的鲁棒性,抑止系统噪声。
复合校正主要是为了减小误差,在反馈回路中加入前馈通路,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①干扰幅值大且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②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③对象的控制通道 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
13.复合校正中的动静态全补偿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有哪些困难?
【答案】由于复合校正中的前馈校正装置中,往往出现传递函数分子的阶数高于分母的阶数,因而难以工程实施。
四、分析计算题
14.
用梅逊公式求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设误差定义
图
【答案】(1)令由图可知,从输入
到输出
求传递函数
共有两条前向通道,分别为
有两个单独回路,分别为
第 4 页,共 6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