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系883人口学(含人口统计学)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剥夺与满足命题
【答案】指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这一命题也涉及行动次数和行动价值的关系,它揭示了价值受到时间限制的特点。我们可以用经济学上边际效益递减率来说明这一现象。边际效益递减率是指人对某种物品的欲望会随其不断被满足而递减; 如果该物品供给无限,该欲望可以递减到零,即达到欲望饱和状态。同样,在社会上,当人们第一次听到赞扬时,会觉得很欣慰。但是,如果每天都听到同样的赞语时,就觉得没意思或感到厌烦。正如霍曼斯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在最初获得报酬时会有满足的感觉,但重复出现这种报酬,其价值对他来说就会降低,他也就因此停止这种容易得到报酬的活动。相反,他可能去从事那种很难得到报酬的活动。对他来说,越难得到的报酬价值就越高; 就像男孩子追求女朋友一样,越是追不到,越感到宝贵,越是要追,是同样的道理。
2. 越轨行为
【答案】越轨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主观的东西,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一个‘冒犯者’标定的结果。
3. 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
【答案】单方垄断式交换关系是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中的一个概念。在这种网络交换关系里,行动者A 的报酬来源是多方面的,他可以从B 1、B 2、B 3那里得到报酬。相反,行动者B 1, B 2.B 3却只能从A 那里得到报酬,这种交换关系是垄断的,是不均衡的。
4. 价值中立
【答案】价值中立,是滕尼斯坚持的社会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准则,具体是指,做为了保证对现实认识的客观性,就必须在认识过程中摆脱仟何价值因素,因而,作为一个科学的社会学研究者,必须清楚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严格区别,明确两者不同的性质、兴趣和使命所在。
5. 经验社会学
【答案】经验社会学是指,涉及社会消极的关系和所有社会病态现象的研究,是滕尼斯的专门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实用主义
【答案】实用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任何一个概念的全部内容和意义在于它所能引起的效果。实用主义是在人们考虑操纵与控制社会时被吸收进美国文化中来的,是一种可能性的哲学,对社会思潮整个背景的最重要贡献就是,鼓励人们相信思想的有效性和新奇的可能性。实用主义则代表了自由和人对环境的控制。
7. 精英循环理论
【答案】精英循环论,是指政治变化的形式就是一种类型的精英取代另一种类型精英的循环。阶级的稳定性被一种称为精英循环的社会流动所冲破,稳定性不平等被暂时性不平等所取代。一个社会只有当执政阶层的能力、才干的平均值高于非执政阶层时,才是稳定的,而要经常保持这一点就必须借助于精英循环,即非执政层中的精英人物上升为执政者,以及执政的庸才下降到非执政层。
8. 逆向社会化
【答案】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小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9. 功能分析范式
【答案】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是对功能分析方法的完善,它包括一组精确的概念和研究方案,这些概念和方案揭示了在进行功能分析时应牢记的而为以往功能主义者所忽略的最重要的方面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能在经验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范式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但它为提出严谨的、可以由经验材料加以检验的理论打下了基础。
10.有机团结
【答案】有机团结,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联结纽带。人们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的丁业化城市中找到这种团结的典型形式。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团结类型。
二、简答题
11.如何评价交换理论在整个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社会交换理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经过霍曼斯、布劳等人的努力,一时成为颇具影响的理论学派,吸引了一批社会学家在各个经验研究领域中引用、验证它的结论。但进入70年代以后,社会交换理论开始走下坡路,霍曼斯的学术活动几近终止,布劳也脱离了交换理论阵营,使得交换理论学派群龙无首,旱现衰落局面。
(2)70年代后期,美国年轻一代的社会学家艾默森接连发表了几篇关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文章,主张用网络分析的方法研究交换关系,试图重振交换理论的昔日雄风。
艾默森继承了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传统,与以前的交换理论不同他不注重交换关系中的行动者参与交换的动因,不研究交换单位的性质(个人还是群体、组织),而是把既成的交换关系本身作为分析单位,用网络分析的力-法研究交换关系的各种形式,从而弥合了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之间的断层。同时,他创造了一套经过精确定义的概念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严密的理论演绎系统。虽然艾默森逝世于学术巅峰时期,但他的合作者继续进行着他未竞的工作。交换理论同网络分析方法的结合,给传统交换理论注入了活力,使它在困境中出现了新的转机。
(3)社会交换理论在社会学史上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自从交换这一事实被经济学发现并通过人类学被用于研究社会关系以后,经过霍曼斯、布劳等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流派。交换理论最初是反对结构功能主义那种抹杀人的个性,只把人当作社会制度或社会结构制约下的角色的观点,而坚持要把人当作人来看待,从人的行为本身去理解人,从人际互动中最基本的形式一一交换中发现形成社会结构的最初动因,这种观点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推动了社会学理论研究出现多元化的局面。
(4)社会交换理论通过交换概念发现了社会资源分布的不平等和由此产生的权力地位的分化,并从各个权力层次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中寻找社会系统发展、变迁的动力。这一基本取向不仅有助于理解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上发生的各种社会过程,而且有助于理沦研究走出结构功能主义设立的理论迷宫,走出以平衡、和谐为特征的“乌托邦”,更贴近地研究社会现实,这便是社会交换理论为社会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12.简述马克斯·韦伯划分的社会行动类型
【答案】根据是否合理以及合理性的程度,韦伯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工具理性类型、价值理性类型、传统类型和情感类型。这四种行动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依据人们开展社会活动的根据不同作出的划分; 它们都在一定普遍性程度上概括了某此社会成员的行动方式,亦即不是少数个别人的个别主观性; 现实的社会行动不一定能作出这样严格的划分,但是它们可以为理解和把握纷繁复杂的社会行动提供一种分析模式。
(1)工具理性类型是对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后果而做出筹划、思考和选择而采取的社会行动的概括
这种社会行动类型具有功利目的性、手段选择性、操作策划性、效果检测性等特点。具体地说,工具理性类型概括的是直接指向某种经过衡量和挑选的利益目标的社会行动,为了实现利益目标,行动者要对有可能实现日标的多种手段进行选择,并且选择过程及用被选手段开展实际操作时,都应当按照某种计量的规则进行系统的计划和调控。而且对第一次行动的结果,不仅要预测还要检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
(2)价值理性类型是超现实、超功利、指向某种不可选择目的的社会行动
与工具理性类型不同,价值理性行动的目的是给定的,行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