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开大学文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句群

【答案】句群是指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的语法结构,又称句组。按照层次可以分为一层句群和多重句群。例如“历史是过去的事实。但我更认为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无终止的对话。”

2. 补语

【答案】补语是句法成分之一,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根据语义类别可以将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等。

3. 文白异读

【答案】文白易读是指在一些方言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中、不同的用途中有着不同的读法。它是指一个汉字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方言的影响,在该方言中,读书和平时说话的发音不同。例如客家话里,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生”字单用表示“性娩”或表示“活着”的时候读作[senl],而在固定的词中却读作[sangl],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文白异读,前者是白读,后者是文读。

4. 次方言

【答案】次方言是方言的一个分支。汉语主要有一七种方言,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赣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内部又有不同的分支,这些分支即为次方言。例如官话方言下属的次方言有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它们都具有官话方言的共同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如西南官话的古入声字归阳平,华北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而言,古入声字归入四声。

5.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6. 非主谓句

【答案】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可以分为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拟声词句几类。

,例如“有情况! ”“要下雨了”等句子都是非主谓句的典型。

7. 指示语

【答案】指示语是指话语中跟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指示是语用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涉及到一些词语,例如,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这些词语的具体或确切的指称意义,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理解。指示语主要有:

(1)人称指示; (2)时间指示; (3)空间指示; (4)其他的指示语还有话语指示和社会指示。

8. 谓词性词组

【答案】谓词性词组是指语法功能和谓词相同的词组。词组的功能是由它相当于哪类词的功能决定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称为谓词性词组,通常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谓词性词组可以细

,偏正词组“不来”,连谓词组“来帮助分为动词性词组和形容词性词组。比如动宾词组“请他”

他”。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行业词语? 试举出十个课堂教学用语。

【答案】(1)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专有词语,它们对发展科学文化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电荷、电压、电阻——物理界。

(2)课堂教学用语:教案、教鞭、教具、教材、课桌、讲台、预习、复习、试讲、教室。

10.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两句的句法成分和语义成分,指出为什么不对,为什么对。

①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②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答案】(1)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①层次分析法

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

②成分分析法 ]地睡觉。 ..

这句话从层次分析法和成分分析法都成立的,但是从语义上来讲,除了用于修辞,抽象名词“念头”不能用颜色词“绿色”修饰,也不能和动词“睡觉”搭配。

(2)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①层次分析法

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②成分分析法

11.下列词中哪些是单义词? (安娜的)妹妹[正在][安静]地睡觉。 ..

懂 发 煤 瞟 溅 风 苗条 发火

雨 把 缎子 剥 杜绝 表 领导

【答案】单义词有:懂 煤 瞟 溅 风 苗条 发火 雨 缎子 剥 杜绝

12.谈谈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答案】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认识:

(1)现代汉语规范化是指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一一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规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有一致的标准。

(3)语言文字是否规范,在现代社会里将直接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汉语和我国优秀文化能否尽快地走向世界,所以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和深远的意义。

13.汉语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吗? 英语行不行? 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在汉语中不能用同样的词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等,而英语则可以用aunt 来统一表示这些称呼。这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汉族和英吉利民族文化传统、家族结构不同,因此,在家族中对不同人的称呼也不相同。历史上,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强调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因此,家族亲戚地位不同,有姑父、舅父、叔父、伯父的不同称呼,自然也就有对应的姑妈、姨妈、伯母、婶母的不同称呼; 而英吉利民族中,没有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儿女皆有继承权,姑父、舅父、叔父、伯父处于同样的地位和关系中,完全可以用同一个词语称呼,姑妈、姨妈、伯母、婶母亦是如此仅用“aunt ”一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