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738藏语与现代汉语基础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复合词

【答案】复合词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最能产的构词格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是由这一形式构成的。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主要有联合式、偏正式、补充式、动宾式和主谓式几种类型。

2.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

,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

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3. 会意字

【答案】会意字是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的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称为会意。用会意字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有异体会意

,从戈从止; 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不人拿着武器走,有字、同体会意字两类。比如说“武”

征伐或显不武力的意思。

4. 互补

【答案】互补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如果两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互相补充,这称作“互补关系”。音素在一个语言中的互补关系主要体现为组合条件的不同,特别是音节中的语音组合条件。互补的音素,如汉语的[a]语的[P]

个语音单位来使用,语音的互补关系是具体语言中归纳音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5. 词类

【答案】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是参考的依据。现代汉语的词汇可以依此初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英,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果彼此语音相似,它们就会被语言社会当做同一

6. 同形词

【答案】同形词是指字形相同,但是意义不同,且意义没有关联的词语。包括依据不同的意义所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 由十形借造成的表不不同词造的字形相同的字; 由十早期表意字一形多用造成的字; 由于字形演变、简化、讹变造成的同形字。同形词主要分为两类,即同形同音词和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词。例如现代汉语中

,的“牢狱”的“牢”和“牢固”的“牢”“年老”的“老”和“老远”的“老”。同形异音词是指

拼写相同,但发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词。如:minute (n. 分钟)和minute (adj. 微小的)。

7. 假借字

【答案】假借字是指用假借的方法为某词配备的字,又称借字。假借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是中国古代“六书”之一。

,假借来记录“自这种方法造出的字便是假借字。例如:“自”原是“鼻”的象形字闹(象鼻之形)

己”的“自”。

8. 北方方言

【答案】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广西西北③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

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二、填空题

9. 与自由语素相对的是______语素。

【答案】不成词

【解析】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按照语素的构词能力标准,语素可以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成词语素即自由语素,是指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必须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不成词语素义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承担所组成的词的全部或部分基本意义,位置自由; 另一类不成词语素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是固定的,只表示一些附加的意义,又称词缀。

10.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是( )

【答案】b[p]

【解析】发b 音时,双唇闭合,软鳄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通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11.普通话读上升调型的调类是______。

【答案】阳平

【解析】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汉语的声调可以分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第一声为高平调,调类为阴

平; 第二声为上升调,调类为阳平; 第三声为降声调,调类为上声; 第四声为全降调,调类为去声。

12.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答案】扩大; 缩小

【解析】词义演变的途径主要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三种。

13.“凹”字一共有_____笔,书写时,按笔顺第一笔应是_____。

【答案】五; 竖

【解析】“凹”的笔顺是横、横折折、竖、横折、横,所以“凹”共有五笔,第一笔是横。

14.合成词中的语素不会少于

【答案】两个。

【解析】词都是由一个或几个语素构成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天、江、

仿佛、葡萄”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如“美好、妈妈、绿油油”等。

15.语言功能区主要存在于人触大脑的_____半球。

【答案】左

【解析】人类的左右大脑各有分工,左半球控制者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16.汉语联绵词在语音上主要有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答案】双声; 叠韵

【解析】联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表示一个意义而不能拆开成两个语素的词。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17.从语义上考虑,汉语的宾语主要有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受事宾语、施事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