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文化要略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_____代表器物。

【答案】仰韶文化

【解析】全国现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数以千计,而以陕西省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遗址出土的陶器很多,上面多半绘着彩色花纹,称为“彩陶”,故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

2. 司马光的《_____》是编年体史书的代表作。

【答案】资治通鉴

【解析】编年体以《春秋》(鲁国史)为起始,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代表,是按历史编年分述历史事件,并杂以评论,借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3. 元朝时期意大利人_____来中国游历,揭开了中国与欧洲直接交往的序幕。

【答案】马可·波罗

【解析】东西方之间的往来,特别是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己经开始了。元代时来华的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算是那时有代表性的人物。

4. 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_____字。

【答案】仁

【解析】孔子的中心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仁”字,“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

5. 汉字演变的历史是从甲骨文演变到金文,从金文演变到篆书,由篆书演变到隶书,由隶书逐渐转变为今天使用的_____和楷书。

【答案】行书

【解析】汉字的演变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篆书,由篆书到隶书,然后才是现在使用的行书和楷书。但事实上篆书又分大篆和小篆,小篆现在还比较多见,大篆则仅以石鼓文为代表。由于其发现早于殷墟甲骨文,曾被当作中国最早的文字,因此,石鼓文极受历代学者们的重视。

6. “少陵野老”是指_____

【答案】杜甫

【解析】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少陵,取自少陵原,是西安地名,萧选注杜甫曾在这里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杜甫的《哀江头》曾写道“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

7. 京剧中,生旦净丑中的净又称为_____。

【答案】花脸。

【解析】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又可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8. “陆羽茶经元亮酒,韦家食谱步兵厨”中元亮和步兵指_____。

【答案】陶潜、阮籍

【解析】东晋陶渊明,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平泽令。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萧,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召为参军,被他托病辞去,司马氏专权时,不得己而任郎中,但不问世事,终日饮酒,听说步兵厨善酿,便求为步兵校尉,又称“阮步兵”。

9. 《_____》是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邀的著作。

【答案】千金方

【解析】唐代名医孙思邀耗毕生的精力从事治疗和著述,他先后编成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方6000余条,涉及中医百科,被称为中医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10.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中出生于元代的是_____。

【答案】赵孟頫

【解析】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他们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其中欧、颜、柳三人都是唐代人,只有赵孟顺是元代人。赵孟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篆隶行草无所不学,集晋唐书法大成,代表作有《仇锷墓碑铭》、《兰亭十三跋》、《度人经》、《洛神赋》、《妙严寺记》等。

11.我国字典的雏形始自《_____》。

【答案】《尔雅》

[解析】《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其作者己无考,一般认为是汉代的著作,是一种训话性质的辞书。“训话”是解释词义和字义的意思。现存《尔雅》共19篇,前3篇解释一般词语,后16篇分类解释词语,对各种名物加以解说。《尔雅》不但是我国最早的训话学专著,而且是后世字典的雏形,《尔雅》之后,产生了一系列类似的辞书。

二、选择题

12.人们把乡土气息较浓的烹饪精品称为“名特小吃”,如北京的测羊肉、西安的羊肉泡膜、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广州的( )等。

A. 佛跳墙

B. 龙虎斗

C. 灯影牛肉

D. 小桃园鸡汤

【答案】B

【解析】龙虎斗又名“豹狸烩三蛇”、“龙虎风大烩”、“菊花龙虎凤”,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是用蛇为主料的羹汤菜,精工细作,配料作样,肉嫩香滑,异常鲜美。

13.唐代诗人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指的是( )。

A. 中秋节

B. 寒食节

C. 端午节

D. 重阳节

【答案】D

【解析】重阳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野外登高赏景,有的地方还要出门去探望嫁出去的女儿。一旦登高望远,不免感怀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英少一人。”

14.( )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三角洲

D. 华北平原

【答案】B

【解析】黄河的长度逊于长江,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但它与中国文明发生、发展的关系却更为人们所重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民族信念。

15.唐代的燕乐是服务于( )生活的一种音乐形式。

A. 军旅

B. 市民

C. 寺庙

D. 宫廷

【答案】D

【解析】在唐代数百年间,特别是盛唐时代,不但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而且文化生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