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12行政管理基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理想

【答案】行政理想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目标和追求,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行政理想就是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追求,其涉及现代汉语中的政治方向问题。狭义的行政理想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的职业岗位上和职业活动中追求和向往的职业价值目标,即希望通过行政管理职业活动实现的价值追求。

2. 行政服务

【答案】行政服务特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国民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公共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服务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类型:

①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兴办各种公共事业。一般说来,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程度越高,政府为国民提供的直接服务就越广泛。

②间接服务主要指政府通过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进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增进国民的福社。

3. 彼德原理

【答案】彼德原理是指关于经济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理论,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德于1960年首次公开发表,1969年在《彼德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彼德原理的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 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4. 绩效管理

【答案】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日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可分为工商部门绩效管理与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工商部门绩效管理是指在工商管理中,为了达到组织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

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组织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是指组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达成其目标的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区别于其他方面纯粹管理之处在于其强调系统的整合,绩效管理包括了全方位控制、监测、评估组织所有方面的绩效,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者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5. 行政伦理

【答案】行政伦理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行政伦理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既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因此行政伦理包含着行政道德,又高于行政道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

②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

③行政伦理是一种关于政府管理的价值体系;

④行政伦理是关于行政管理职业规范的范畴体系;

⑤行政伦理是行政权力的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⑥行政伦理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文化层面。

6. 财政平衡

【答案】财政平衡是指国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彼此正好相抵的状态。理论上看,财政平衡是最好的一种财政状况,因为财政平衡既无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产生的资金浪费,也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产生的赤字或政府公债。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实践中,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在判定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的财政是否平衡的时候,通常不把债务收入统计在收入范围之内,与此对应,也不把债务的还本支出统计在支出范围之内。按照这种统计日径,财政实现平衡是相对的,财政不平衡是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财政收支大致相等视作财政实现了平衡。

7. 行政司法

【答案】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兼掌一部分审判事务的行政现象。行政司法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行政法规适用、行政机关熟悉的专业性、技术性的纠纷或事件。行政司法是行政职能扩展的另一个标志。在某些国家,行政仲裁或裁判亦属于行政司法的范畴。

8.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的信息基础结构。其基本组成有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动态的信息和人。通信网络能与各种公用网和专用网相互操作,遵循公共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形成开放系统,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和图像,新增加多种

服务机制,如电子商务、数字签名、远程教育、无纸办公等。计算机设备提供信息数据处理、输入输出处理,可以进行手写输入、语音输入,具有移动通信处理功能。动态的信息指的是信息库中的信息应不断地更新,有数字图书馆、各种分类的大型信息库、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提供网络目录服务等。人是使用和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人们都能在N Ⅱ上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

【答案】行政权力自动运行除了构成行政权力的基础外,需要构成行政权力资源的要素采取一定的组合方式,在行政主体意志的推动下,行政权力手段才能活动起来。这些组合方式就是行政权力行使的方式:

(1)权力压力。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行政主体会运用强制性权力基础,通过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力量,以威胁、限制和恫吓等形式,让行政客体在物理、生理和心理上不可或缺的需要遭到破坏,或处于危险境地,而行政客体要保证其自愿选择和行为的能力,又离不开这些需要。一般情况下,将施加压力的方式用于阻止人们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比用来迫使人们按照给定方式行动更为有效。

(2)权力控制。权力控制是行政主体通过结构权力和制度权力资源,以行政法规、命令、指示、规定、章程、要求等形式,按照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明示,要求权力客体依主体的愿望行事。控制手段多用于让行政客体按照主体给定方式行动的情况下,是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所普遍采用的方式。

(3)权力操纵。权力操纵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限制信息供应、进行信息误导或蒙蔽性宣传等手段,隐瞒或部分隐瞒事实真相及行动目的,从而影响权力客体,并使权力客体采取行动以满足权力主体的意愿。权力操纵的重要特征在于“隐秘性”。

(4)权力诱导。行政主体通过呼吁或劝告,并提供相应的理由和诱因,促使行政客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经过自主思考或独立估量之后,接受行政主体的意见并将其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这种权力行使方式和行政权力本身的正当性密切相关。

10.简述政府能力的相关性。

【答案】(1)现代国家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与政府职能相关。在政府基本职能确定的条件下可以认为,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实际上是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

(2)现代国家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与公共行政权力相关。充分履行公共职能需要相当的建立在社会契约、历史传统和现实力量对比基础之上的具有广泛社会约束力的公共权力,因此,政府的公共行政权力是构成公共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

(3)现代国家政府的宏观公共行政能力与公共选择相关。宏观公共行政能力就是政府正确地选择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作为或不作为都是与政府的公共选择联系在一起的,公共选择本身就包含着政府的判断力、筹谋力等诸多的能力。选择作为或不作为都直接反映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