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强直收缩
【答案】强直收缩是指给予肌肉一连串时间间隔很短(短于单收缩所需时间)的刺激,使肌肉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还没有结束就接受后一个刺激开始第二次收缩反应,于是肌肉始终处在一定的收缩状态。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强直刺激。
2. 肌肉力量
【答案】肌肉力量是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根据肌肉的收缩形式,可将肌肉力量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形式。影响力量的
因素有神经的调控功能、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性别和年龄等。
3. 真稳定状态
【答案】真稳定状态是指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亏,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机体氧运输系统的机能越强,稳定状态保持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4. 腱器官
【答案】腱器官是指位于肌纤维和肌腱连接部位的囊状结构,与骨豁肌呈串联式排列的一种张力感受器。腱器官和肌梭是存在于骨骼肌内的感受器,统称为本体感受器。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5. 平衡
【答案】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保持平衡是完成诸如跑、跳、滑冰、滑雪、踢球、体操、舞蹈等多种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按其性质可将人体平衡分为对称性平衡、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三种。
6. 位移速度
【答案】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单位时间内人体快速位移的能力与肢体运动的速度、频率及其协调性有关。肢体运动幅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肌肉力量和肢体
长度等,而运动频率主要取决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神经肌肉间的协调性等因素。
7.
共同激活
【答案】的敏感性。
8. 缓冲对
【答案】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这种弱酸的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血浆和红细胞都含有强有力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
等
的缓冲效率最高。
9. 非自动控制系统
【答案】非自动控制系统是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能通过反馈活动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的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无自动控制的能力。非自动控制系统地活动在体内不多见。
10.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答案】(1)肺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出入肺的气体量。肺通气量可分为每分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无效腔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等。它可以反映肺的通气功能。
(2)肺泡通气量是指静息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为
: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
:等。在上述缓冲对中,
以血浆中共同激活是指当运动神经元活动时,运动神经元也被激活的在运动时两者同时兴奋的模式,这种调节机制可以保证当肌肉收缩时,无论肌肉处于何种长度,肌梭都能有较高二、简答题
11.为什么儿童有氧和无氧工作能力都比较差?
【答案】(1)儿童少年有氧工作能力比较差的原因
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体内代谢过程比成人旺盛,消耗的多,但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比成人少,心肺机能较弱,有氧代谢能力差,故在长时间的活动时,工作能力受到代谢机能的限制,工作不能持久。
(2)儿童少年无氧工作能力比较差的原因
儿童少年负氧债的能力较差,同时剧烈运动时,血乳酸含量也较少,说明无氧代谢的能源物质储备少,限制了儿童少年对无氧耐力的适应能力,所以,儿童少年无氧工作能力也比较差。
12.试述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答案】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裂解下来的小块胞质。血小板在止血、凝血及纤
溶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还与毛细血管完整性的保持有关。血小板的功能和生理特性主要表现有:
(1)血小板的黏着
血小板的黏着是指当血管损伤暴露其内膜下的胶原物质时,血小板就会黏附于胶原组织上的现象,这是血小板发挥生理作用的第一步。血小板与胶原的黏着有赖于双方的结构状态和功能正常,如果抑制血小板外衣上的葡萄糖基转移酶,或封闭胶原纤维上的自由氨基,则血小板几乎完全丧失黏着胶原组织的作用。
(2)血小板的聚集
血小板的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黏着能力。在血管的损伤部位,血小板黏附出现后,损伤的组织或红细胞释放出(二磷酸腺苷)等诱聚物质使血小板发生第一相聚集。在此基础上促使血小板释放出内源性诱聚剂,激发第二相聚集反应。如果第一相聚集后,血小板没有发生自身释放反应,则聚集后的血小板又可自行解聚,从而不能形成血栓。
(3)血小板的释放
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是继黏附和聚集后,血小板将所含生物活性物质分泌到血小板周围环境中的现象。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
于止血。
(4)血小板的收缩
血小板的收缩是指血小板依赖其固有的收缩蛋白所产生的收缩作用。血小板收缩可使血凝块回缩硬化,使止血过程更加牢固。
(5)血小板的吸附
血小板的吸附是指悬浮于血浆中的血小板能在其表面吸附许多凝血因子的现象,一旦血管破损,随着血小板的黏着与聚集的发生,破损的血管局部的凝血因子增多,促进并加速凝血过程的发生和进行。
13.怎样克服不良的赛前状态?
【答案】为了提高运动成绩,必须针对不良的赛前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其达到准备状态。
(1)运动员应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正确认识比赛意义,控制情绪,端正比赛态度。
(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适应各种比赛环境。
(3)根据运动员赛前状态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如果运动员过度紧张,可安排一些轻松缓和、节奏感强、强度小、能够转移注意力的活动或练习;如果运动员兴奋性过低,情绪消沉,则可安排一些活跃、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与比赛内容比较接近的活动或练习。
(4)按摩对消除精神紧张或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均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强度较大的扣击能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而强度小的揉、抚摩,则能降低其兴奋性。
(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如合理安排赛前活动,要求运动员自觉遵守作息制度等。
14.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有哪些?
【答案】运动处方是指健身活动者进行身体活动的指导性条款。它是根据参加活动者的体适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以处方形式确定其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这如同临床医生根据病
儿茶酚胺等,可以使小动脉收缩,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