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学前教育学612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教学测量与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效,确定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环节。下面不是它的功能的是:( )。
A. 调节功能
B. 激励一动机功能
C. 导向功能
D. 反馈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根本作用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它有如下功能:反馈一调节功能:激励一动机功能。因此,答案为C 。
2.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
A. 二者相互区别
B. 二者相互联系
C. 二者相对独立
D. 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答案】C
3.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 比较不稳定的
B. 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 时稳时变的
D. 比较稳定的
【答案】D
4. 强调应该研究自然的社会情境中的人的行为的学习理论是( )。
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同化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5. 维持注意于日前的学习材料中,并将学习材料保持于短时记忆中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述策略
B. 复习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A
6. 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 )。
A. 原型启发
B. 原型定向
C. 原型操作
D. 原型内化
【答案】C
7.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
A. 中性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条件反应
D. 无条件反应
【答案】C
8.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大纲》
【答案】B
9. ( )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A. 维果斯基
B. 皮亚杰
C. 埃里克森
D. 朱智贤
10.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托尔曼
【答案】C
二、简答题
11.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逐渐演变产生的。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与经济背景
①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迅速崩溃,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繁荣发展。
②19世纪的后半期,英国己被称为“世界工场”,占据了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北美殖民地人民就掀起了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的改革,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我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从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直到1949年解放。
③19世纪的60年代末,欧美各大国都先后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各项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完全统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也大体完成,生产和交换具有了更广阔的国际性质。至此,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一个世界体系。
(2)教育背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为它提供具有文化科学知识、能掌握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与科学管理机器大生产的统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练工人。于是,在19世纪的后半期,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界相继进行了一系列破除封建等级教育以利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都先后实行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制度。
②随着教育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蓬勃发展,作为按一定社会中一定阶级的要求而传递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教育过程本身,也愈来愈受人注目。当时,一些教育家从他们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到,为了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向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习活动和规律,以改善教育过程的组织,提高教育工作的效力。他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工作者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