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尽管教材编写者力图使所编教材满足使用人群的需要,但任何一套教材都不会完全适合教师,课堂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成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四种解决办法: 删除、替代、补充和改编。中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也很少或浅显地涉及对教材地使用和创造性的使用问题。这篇文章作者力图通过对阅读教学补充其他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简单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 作者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的初中生采用的英语教材是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深圳市中学英语课本(实验教材)(以下称New Way)。这是一套较完整的中小学衔接的教科书。笔者经过对采用这套教材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于南山区初中一线英语教师对使用New Way教材反馈的结果发现:这套教材在拥有一些优点的同时,还存在着难度较小,词汇量少,语言输入量较小,教材较少体现文化方面的知识等弊端。而且,学生表达了他们对西方风俗习惯和文化知识的兴趣和他们对老师在课堂上能够适当补充阅读包含文化知识和词汇的愿望。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又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问卷。问卷的目的是要搞清如下问题:学生对补充与整合的阅读材料的特点,文体以及补充与整合材料的来源的期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采用的阅读方法,以及学生在日常的英语阅读学习中会不会应用一些阅读策略。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以New Way教材的功能话题编排为主线,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适当地对单元内容中的阅读进行微观层面上的补充与整合;同时针对本校网络教学的特色,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笔者对上述方面进行的补充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又从实践方面力图找到将New Way教材和补充材料成功整合的方法和原则,尝试将真实的语言素材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资料,将补充的材料回归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体现文化教学并且将阅读策略的教学自然地融于教学中。2个案例初步探索了如何在上述方面进行尝试,又将学校特色--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对教材的补充及整合的评价应该是开放的。作者通过记录考试成绩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自我观察,同事观察,教学日记,学生周记等方法对这一尝试进行评价。初步探索结果表明:适当、适时、适度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有机整合是可行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补充与整合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适度地删减,调整甚至改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需要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并且需要教师集体的精诚合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