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结构的变革及探索

关键词: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材体系结构、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结构

  摘要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教材改革,在进入新的教材开发之前,我们必须对我国以往的语文教材体系进行审视,找出我国语文教材体系存在问题的真正根源,以有效地指导新教材的设计。
我国的语文教材体系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文选系统型、知识系统型、能力系统型和综合系统型。教材结构大体可分为线式结构和块式结构两种。
我国的语文教材基本是以文章学为本位的,这种文章本位的教材有以下几个缺陷,即单一的文选模式,偏颇的教学取向,文章分类的逻辑混乱,文学作品实用化和文体循环的失误五个方面。汉语和文学教材是以语言学知识和文学知识为本位的,在课程结构上是分科的,这两种教材都偏离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能力系统型和综合系统型教材来说,它们最大的困惑是语文能力的内涵及各种能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搞不清楚。
造成我国语文教材体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本身研究缺失而造成的,我国的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存在着巨大的模糊性和残缺性。由于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研究的缺失,造成长期以来由教材和选文替代了课程,从而也为教材设计带来了巨大的问题,那就是错误地把文章学知识、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选文等始终作为教材的主体,在设计上过于关注选文的排列顺序,却忽视了课程内容及其序列的开发和研究,最终模糊了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区别。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许多教育新理念,但是新课程本身的目标和内容还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对语文教材的设计缺乏有力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新的教材体系的建立需要对语文课程本身进行研究。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实质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语文课程内容的庞杂性,语文课程内容的序列表现出多样性。
对于语文教材的组织和设计来说,它的制约因素有课程因素,学生因素,教材本身内容因素和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组织方式等。课程因素对教材设计的制约表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三个方面,课程目标制约着教材设计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制约着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由于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的认知序列很难确定。教材内容本身的特点影响着教材内部的序列。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教材内容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从语文教材的设计取向来看,有以学科知识为主、以学习者为主两种取向。知识取向强调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学习者取向以学生的需要和自主学习为主。
从教材体系结构设计看,有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两个方面。纵向设计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排列,横向设计表现在教材内容系统的组织和安排,在目前的现实状况下,大体提出以“文选模式”和“活动模式”并重的设计框架。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设计要处理好课程各个模块的关系。总的来说,我国的语文教材体系在课程的开放性下会向多样化发展。
总之,语文教材的研究首先是语文课程的研究,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语文教材及其内部本身的研究才会更加深入,才能最终抵达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