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赣南师范学院商学院831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晕轮效应
【答案】晕轮效应是指对他人的某种突出表现时,印象深刻,由此引起对其他特征的忽视,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的心理效应。这种情况犹如大风前的月晕逐步扩散,形成一个更大的光环,故称之为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日,以偏概全。
2.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
3.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4.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 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决策小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5.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二、简答题
6. 试分析不同产品竞争战略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竞争首先表现为不同企业利用各具特色的产品对相同用户的争夺。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产品竞争。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竞争中,企业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领先战略、追随战略以及模仿战略。不同产品竞争战略的优点和局限性具体表现为:
(1)领先战略
又称“先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指企业力图在本行业发展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企业如果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强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能独立进行研究和试制,则比较容易做到率先研制和采用新技术去生产新的产品,从而使产品的技术水平优于其他企业,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企业能否采用领先战略,不仅要分析目前的条件,而且更应注意未来的持续发展。如果只是一次领先、随后被竞争者迅速赶上,那么这种选择的成本可能是非常高昂的。
(2)追随战略
又称“后发制人”的战略。这种战略是指企业紧紧追随在领先企业的后面采用新技术,并对别人己经采用的技术加以改进和提高,特别是在降低产品成本和完善产品质量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采用这种战略,要求企业能了解先导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发展动向,迅速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和改进,以避免自己的市场地位受到威胁。这种战略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研究费用,又可使企业保护自己,防止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对自己构成威胁,甚至能帮助企业后来居上,开发出技术性能更加先进的产品。因为一种新产品刚上市时,往往不是完美无缺的,后来者完全可以根据用户的反应和意见及时地加以改进,创造出质量更优的产品来。
(3)模仿战略
持这种战略的企业自己不进行新产品研制开发,而是靠购买专利、利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实施这种战略可节省费用,并可迅速地获得新技术。但购进的新技术别人己采用过,市场发展前景相对受到影响。那些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通常采用这种战略。
7.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化经营?
【答案】各个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l )利用优势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内部的张力就会要求它通过扩张规模和扩张市场来实现这些优势。
(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特别是总部在国内市场较为狭小或日趋饱和的企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向外扩张的倾向。
(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由于资源在国家间和企业问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企业为了获得对发展有利的关键性资源需要付出较高的代价,而利用国际化经营,企业可以更便利地获得这些资源,并降低获取时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一点在以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
(4)抵御和分散风险。为了避免生产、销售、利润大幅度波动,企业可以选择国际性经营活动实现经营的多元化,或在不同的市场开展经营,以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5)对竞争对手进行反击。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动机是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做出反应,并保护自己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
8. 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特有的工具。他们凭借创新,将变化看作是开创另一个企业或服务的机遇。……企业家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来源,寻找预示成功创新机会的变化和征兆。他们还应该了解成功创新的原理,并加以应用。”请你评价卜述观点。
【答案】创造过程得出的结果需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或工作方法就是创新。
(1)创新的重要意义
①创新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首先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空前活跃,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每位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就无法应付新形势的挑战,也就无法完成肩负的任务。创新已经成为管理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创新是为适应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或全局的调整。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与外部不断发生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动态、开放的非平衡系统。而系统的外部环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系统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活动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系统内部某个或某些要素在特定时期的变化必然要求或引起系统内其他要素的连锁反应,从而对系统原有的目标、活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系统若不及时根据内外变化的要求,适时进行局部或全局的调整,则可能被变化的环境所淘汰或为改变了的内部要素所不容。这种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
③创新的作用在于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而社会之所以允许某个系统存在,是因为该系统提供了社会需要的某种贡献; 系统要向社会提供这种贡献,则必须首先以一定的方式从社会中取得某些资源并加以组合。系统向社会的索取(投入资源)越是小于它向社会提供的贡献(有效产出),系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贡献与社会需要的贡献越是吻合,则系统的生命力就越旺盛,其寿命周期也越有可能延长。孕育期、初生期的系统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对社会的了解,提供社会所需贡献的能力总是有限的。随着系统的成长和成熟,它与社会的互相认识不断加深,所能提供的贡献与社会需要的贡献便倾向和谐; 而一旦系统不能跟上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