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大学综合知识二之计算机网络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案】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四种威胁。这四种威胁又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延迟这些PDU , 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种:更改报文流、拒绝服务和伪造连接初始化。

被动攻击是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他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宄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数据的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称为流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较大的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等。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鉴别技术相结合。

2. 有人认为,既然某种网络技术提供的是不可靠的服务,那就说明在网络上所做的操作及其结果都是不可靠、不可信的,因此网络应取消不可靠的服务模式。请加以评述。

【答案】其观点是不正确的,网络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而不可靠的传输是以一种尽可能正确的信息传输方式,并不保证信息的正确。但是如果使用一定的协议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就要花费额外的开销。所以在传输过程中不必每一层都要实现可靠传输,而造成太大的开销。可以在信息交付给应用程序前的某一层完成数据的正确性检查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而不需要在传输的每一层都保证可靠传输,所以不可靠传输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

3. 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试问:除HTTP 外,还需要什么应用层协议和运输层协议?

【答案】假定要从已知的URL 获得一个万维网文档,若该万维网的IP 地址开始时并不知道,则除HTTP 外,应用层还需要DNS 协议,而运输层需要UDP 协议(DNS 使用)和TCP 协议(HTTP 使用)。

4.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功能?

【答案】MPLS 是基于标记的IP 路由选择方法。这些标记可以被用来代表逐跳式或者显式路

由,并指明服务质量、虚拟专网以及影响一种特定类型的流量、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等各类信息。MPLS 采用简化了的技术,来完成第三层和第二层的转换。它可以提供每个IP 数据包一个标记,将之与IP 数据包封装于新的NPLS 数据包,由此决定IP 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优先顺序,而与MPLS 兼容的路由器会在将IP 数据包按相应路径转发之前仅读取该MPLS 数据包的包头标记,无需再去读取每个IP 数据包中的IP 地址位等信息,因此数据包的交换转发速度大大加快。IP 包进入网络核心时,边界路由器给它分配一个标记。自此,MPLS 设备就会自始至终查看这些标记信息,将这些有标记的包交换至其目的地。由于路由处理减少,网络的等待时间也就随之缩短,而可伸缩性却有所增加。

MPLS 协议实现了第三层的路由到第二层的交换的转换。当网络中出现拥塞时.MPLS 可实时建立新的转发路由来分散流量以缓解网络拥塞。MPLS 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构成协议栈,MPLS 标记一旦产生就压入到标记栈中,MPLS 而整个标记栈放在数据链路层首部和IP 首部之间。

的标记栈用于当MPLS 域出现嵌套的情况。MPLS 协议在转发分组时采用标记对换技术,这是一种用于网络层信息包转发的新方法。

5. 在某个分组交换网中,规定分组的长度最长为300字节,其中首部10字节。现有一个长度为2000字节的报文从发送方经过两段链路到达接收方,设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每段链路长500km ,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

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要多长时间?

【答案】如图所示,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所用的时间包括发送时

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题目中说明处理时延忽略不计,所以关键是求出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忽略处理时延,求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

图 时延的关系

(1)求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等于数据长度除以带宽,题目中给出带宽(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 ,即 求数据长度:本题中的分组交换网分组长度限制为最长300字节,除去10字节的首部,数据部分最长290字节,而报文长度2000字节,超过了长度限制,必须分成更小数据块,然后加上10字节首部形成分组,所以分组数=2000/290=7, 其中,前6个分组的长度为300字节,最后一个分组的长度=字节,所以7个分组的总长度=1800+270=2070字节。因此每段链

路上的发送时延=

(2)求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等于信道长度除以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题目中给出每段链路长度500km ,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播速率

为所以每段链路传播时延

由于数据要经过两段链路到达接收方,也就是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所以在发送方和中间节综上所述,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所用时间

点处都有发送时延,两段链路上都有传播时延。 =

6. 为什么在ADSL 技术中,在不到1MHz 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可以高达每秒几个兆?

【答案】ADSL 技术主要采用离散调制技术,这种技术将正交振幅调制(QAM )和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把1MHz 左右的带宽划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上采用16QAM 调制技术,这样每个波特可以携带16位数据。通过上述两种技术提高了信道速率,上下行速率的总和可达到15Mb 左右。

依靠先进的编码技术,使得每秒传送一个码元就相当于每秒传送多个比特。

7. 无线城域网WMAN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在已经有了什么标准?

WMAN 的主要特点是可扩展、【答案】长距离、大容量,可提供“最后一英里”的无线接入(固

定的、移动的、便携的)。

已有标准包括:IEEE802.16d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IEEE802.16e 支持移动性的宽带无线接入空中接口标准。

8. 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率为l0Mbit/s, 主机甲和主机乙之

间的距离为2km ,信号传播速度是200000km/s。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说明理由或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再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为止,最短需经过多长时间?最长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其他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数据帧(1518B )向主机乙发送数据,主机乙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向主机甲发送一个64B 的确认帧,主机甲收到确认帧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帧。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答案】(1)题目中已说明主机甲和主机乙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说明在主机甲(乙)发送的数据未到达主机乙(甲)时,主机乙(甲)就已经开始发送数据了,否则就不会冲突了。而任何一方的数据未达到对方分别对应两种极端情况,即刚发和马上到。

极端情况一(刚发):当甲乙双方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信号将会在信道中发生冲突,并且冲突信号继续向两个方向传播。因此,在这种极端方式下,双方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达到最短,